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唐戰將王玄策 > 第四十一回:再論頂骨佛舍利 回城路上遇監視(上)

第四十一回:再論頂骨佛舍利 回城路上遇監視(上)

推薦閱讀: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正如這烏萇國的佛教現狀一般,有曾經的無比輝煌,到如今的日漸凋零;有曾經的弘法佈道,到如今的打卦算命。雖說到目前仍舊信奉佛教,但是他已經早早的偏離了佛教之軌跡。正是因為烏萇國遠離這五印度的中心腹地,因此暫時還未曾收到這鳩摩利羅的影響。並且在這裡佛教之凋零,並不是因為在教義之上被別人給打敗了,而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走了歪路,走了斜路,才走到如今的境況。

於是,只聽這王玄策這樣說道:“我等一路走來,也在這街頭之中,時常見到一些佛教僧人,擺上一個地攤,猶如我大唐街市之上那些打卦算命一般,並且這種境況要遠勝於我大唐。不知法師,可否從這教義之上,引領這佛法的繼續前進,以改變這烏萇國佛教之現狀?”

“實不相瞞,這種想法,我等也有,而且早已有之,並且在那些年,我也帶領著弟子們在我這烏萇國傳法論道。可是因為這根深蒂固的原因,再加上我等講究的是修心,心對了,事物才會對;這個方法也甚是漫長,就如同剛才我們煮茶一般,大唐的煮茶之法講究精巧,講究過程;而我剛才的煮茶之法則追求的是一個結果。雖然我們都能夠達到這最後的結果,但是佛法卻不能如此,當講究這速成之時,必然會走向邪路,再加上我烏萇國曆屆國王也是秉承此心,對速成之法甚是嚮往,雖說我們也多加引導,可是始終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迫於無奈,老僧只能夠帶著這三位弟子,在我這佛影寺了卻殘生,以求自己的內心清淨罷了。”圓融法師也是帶著一絲無奈的說道。

“我等這一路走來,這五印度各國佛教之情況和咱們烏萇國比起來,也基本一致,這也令我等很是疑惑,為何也就十來年,這佛教就消亡的如此迅速?”王玄策不無憂慮的對圓融法師說道。

“是呀,這一切都是有深層次的原因,佛教在我五印度凋零,是長久以來與婆羅門教辯經的使然,此消彼長也已很多次了,而唯獨這次形勢更為嚴峻,不過好在這些年,讓老僧趕到欣慰的則是,佛法在你們大唐國大興了起來,在你們大唐國,沒有像我婆羅門教這樣與佛教相似之宗教,對你們來說就是一個嶄新的事物,所以,老僧覺得,這佛教在你們大唐,要比我們五印度,更容易獲得百姓的認同,更能夠得到宏大的發展。”圓融法師也是說出了這幾真心的話語。

對圓融法師這些話語,王玄策也是有著深刻的感悟。於是他就這樣說道:“是呀,這也是讓我欣慰的地方。隨著佛牙舍利傳入我東土大唐,佛教也日漸興盛了起來,這次我等前往五印度禮佛,原本是準備禮敬這另外的兩顆佛陀至寶,佛頂骨舍利和佛指舍利,可惜的則是,這兩顆至寶,經過十年前阿羅那順的滅釋行梵,就不知下落了……”。

“這三顆至寶,傳至那個國家,那個國家就行興旺發達,細細回想這曾經的讖語,還真是如此。想當初這佛頂骨舍利,也在我烏萇國供奉。當時我烏萇國不僅佛教的興盛達到了頂峰,並且這國力也是頗為強盛。”圓融法師眼神之中,雖說泛著心酸之情,但是感覺到這佛牙舍利未曾蒙塵,也是流露這欣喜。

聽聞這佛頂骨舍利也在這烏萇國供奉過,王玄策於是就問到:“法師,可曾講解一番,這佛頂骨舍利的前世今生?”

於是,這圓融法師頓了頓神之後,理了理思路就對他們三人講到:“這佛頂骨舍利,你們在十六年前的無遮大會之上,應該見過,尺寸以及大小,我就不再細說了。當年自從八分舍利之後,五印度因為戰亂不斷的原因,這佛頂骨舍利就流入到了我烏萇國,自從得到這至寶之後,當時的國王就將其供奉在都城東南三十里的一處佛寺之內。自此,我烏萇國風調雨順,國力日盛。據當時的史料記載,這供奉佛舍利的之處,是國王單獨建造的一個樓閣,不僅雕樑畫棟,柱子更被漆成了紅色,並且用了一座純金的七層阿育王塔,供奉這顆佛陀舍利,以供百姓誠心觀瞻,與善心禮敬。”

“既如此,那為何咱們烏萇國又遺失了這顆佛頂骨舍利呢?”陳茂材,看著圓融法師停頓了一下,就隨口問道。

“這就是因為在後來二三百年的發展之中,我烏萇國佛教走上了歪路,人們對佛法的理解,盡是一些一知半解,到後來,就發展到崇信神靈的庇佑之結果。當時,這供奉佛舍利的佛寺僧眾,為了宣揚自己的道法,就想出了一個吸引信眾多加觀瞻,多供養寺院的方法。他的方法就是利用人們,對未來的事物的發展,相知的訴求心態。換言之如若想向佛陀問卜吉凶,就用香沫和軟的泥土,印在這佛頂骨舍利之上,根據這每個人印出的紋路不同,清晰不同,再有當時的僧人講解這吉凶禍福。其實這一切,明眼人一看就知,如若力道不同,覆蓋的區域不同,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樣子,可惜的則是,這佛頂骨舍利,就這樣被他們肆意玩弄於鼓掌之中”話說到這裡,這圓融法師也不住的帶著甚多的惋惜之情。

而王玄策隨著周陳二人,觀此一幕,也是長嘆了一口氣。只聽王玄策說道:“這無堅不摧的佛頂骨舍利,竟然成了這賺錢的工具,實在是可恨。”

“是呀,這還不是這佛舍利最重要的蒙塵,自從當時供奉這佛舍利的寺院之僧人,發現這一賺錢之門路之後,進而又發展出了可惡的罪行。隨著這觀瞻人數的增多,不少無知的信眾,都遠願如此,所以,這寺院就立下了這樣一條規矩:觀瞻這佛舍利一個金幣,如若想取得這佛頂骨泥印,需要交納五個金幣。雖然,這觀瞻的成本大為上漲,但是一傳十,十傳百,這觀瞻的人數不僅沒有下降,反倒上升了不少。”圓融法師又一次這樣解說到。

&nbsp本章完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