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斜挎著一個軍綠布包,疊放在雙腿上,目不斜視地看著手中的書,嫻靜端莊。
“應該是中途上的車,書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居然沒注意到,難道也是湛海的高中生?”
裴哲若有若無地瞎猜,畢竟今天是各高中填志願的日子。
偶爾在對方的秀臉上打個轉兒,並不是他見色起意,只是為了賞心悅目,轉移注意力。
班車一路晃盪,開進了湛海市區,不久後這妹子就下了車,他也沒將手帕還給對方的打算。
自己捂了一路,都弄髒了,有點難為情。
“到了,撲街!”
裴哲一拍唐永波腦門,將他摑醒。
唐永波從睡夢中醒來,揩了揩哈喇子,罵罵咧咧。
……
湛海二中。
今天的二中門庭若市,甚是熱鬧,不僅有回校的高三學生,甚至一些學生家長也來了。
穿過低矮的白牆宣傳黑板報,坐落的紅磚瓦房,來到一棟三層的教學樓前。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時隔多年,再次踏入這承載三年青春的高中校園,目睹樓牆上的紅漆宣傳語,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
高三2班,早已人聲喧鬧,教室黑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高考答案。
這些即將畢業天各一方的同窗,三三兩兩成一個小團體,對著黑板答案緊張估分。
班主任陳亭偉個不高,一米七,四十不到已經有了地中海的跡象,此時正被幾個學生和家長圍在中間,耐心講解各個大學與專業的優劣。
不時還有幾個男女同學過來打招呼,裴哲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麼卻又忘了對方姓甚名誰。
“靠,搞得我都有點緊張……”
唐永波低罵了一句,從褲兜裡掏出一本皺巴巴的小本子,上面記錄著他考後回憶的答案。
別看他平時咋咋呼呼的,但學習成績非常不賴,屬於天賦型選手,平時不怎麼刻苦,考試成績也不落下風。
裴哲此時盯著黑板發愣,一臉懵逼。
這些考題答案他一點印象都沒有……
當年,他受家庭變故和那些絡繹不絕的討債人影響,考場發揮失常。
不過,他仍然清楚地記得自己的高考分數,513分。
1993年作為國內高等教育改革元年,採用先報志願後出分的模式,試卷滿分為750分。
當然也有些地方卷分數不同,不一而足。
而這一屆高考試卷,很難!
他回憶一下,這一年燕大610分,華清622分,之所以燕大還低十多分,是因為當時燕大似乎要進行為期一年的軍訓,嚇退不少報名者。
山中大學作為南粵省最高學府,這一年最高錄取分572,最低分也得510出頭。
說實話,現在他這個分數有點尷尬,想去SYS有點困難。
“估了多少分?”
裴哲扭頭問了一句。
唐永波擦了擦汗,“540多,還不錯?”
裴哲聽後心裡不住腹誹,他知道這傢伙考得好,卻沒想到這麼高。
而自己以往成績,比這傢伙還好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