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沒有一家敢上門提親。
李遠田雖然喜歡李靜,也向父親李安定提起過想娶李靜的想法,怎奈李安定想讓兒子李遠田娶三代貧農人家的女兒。
李安定的爺爺李響,是最早一批下南洋討生活的華人。
李響在南洋賺到了錢,歸國建了大宅子,並置辦了一些良田,將這家業傳給了李安定的父親李文。
李安定年輕時也下過南洋,但最終還是被老父李文寫信召回了家,擔起照顧老父老母的重擔。
這個南方的小城市,離京城很遠,要說鄉里情親更多會顧念一些。
李安定最擔心兒子李遠田的婚事,早早的讓媒婆物色說媒,直到四年後,李遠田才與隔壁王厝村的王雲喜結連理。
王雲身體不是太好,體弱,一直懷不上孩子。
經過幾經努力,終於在1979年時懷上了李可,王雲本身是高齡產婦,又體弱,咬了咬牙決定為李家留後,生下來。
這就是一個平凡的閩南女性。
結果生產當日,王雲難產走了,留下了娃。
李遠田在為孩子報戶口時,覺得沒了老婆,有一個男娃足夠了,“可以了”。
向護士報名字時,護士不慎少填了最後一個字,戶口就填上了李可。
李可與李可以雖一字之差,但顯得更大氣。
李靜見李遠田喪偶,娃剛出生就沒了娘,主動過來,照顧這對父子。
李安定也看在心裡,孫子沒娘始終不行,就提議兒子李遠田娶李靜續絃。
倆人這層窗戶紙終於捅破,也沒有了反對者,就到村裡打了證明,然後去民政局領了結婚證,倆人就住在了一起,李靜成了李可的後媽。
李可一歲半時,家人就發現他不會說話,由於語言發育落後,無法和同齡孩子交流,更別說交朋友了,甚至被村裡大一點的孩子直接叫“李啞巴”。
李靜的生父美山正雄在兩國建交後,也有一次來鷺島市找過李靜,可惜並沒有什麼線索。
1981年在兩國工作人員的努力下,父女倆終於重逢。
美山正雄知道妻子木村美紀已經不再人世後,大哭了一場,勸說李靜和自己返回扶桑的靜岡縣生活。
此時,李靜已嫁給李遠田,不捨得離開,畢竟當年自己的命還是李遠田救的,認識了二十多年,感情基礎還是有的。
美山正雄最後還是自己一個人回了扶桑國,並給李靜留下了自己的聯絡方式。
美山正雄的到來,李靜內心還是有想法的。
此時的扶桑國,醫療技術是比較先進的,如果能帶著李可去扶桑的醫院,看看能不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