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覺得一人吃飯很尷尬,
或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孤獨人。
李可很喜歡一個人吃飯,因為這樣會省下很多時間,一個人洗碗筷,一個人回宿舍,一個人上廁所……
突然眼睛一亮,他看到伊藤川江和雅子倆人各自端著盤子朝著他的桌子走來,臉上滿是笑意。
怎麼感覺怪怪的?
雅子捏著耳朵,朝李可做了個鬼臉,然後比劃道“你剛來學校,一定很怕生吧!我做你的好朋友,可以嗎?”
伊藤川江也在雅子邊上跟著比劃著。
李可頓時傻眼了……
“饒了我吧!我是真看不懂,你們手語是什麼意思。”李可內心叫苦連天。
倆人比劃了老半天,也不見李可有任何的回應,頓時讓雅子有了其他的想法。
“李可同學這是不願和我做好朋友嗎?”雅子臉上的笑容消失,並且臉色難看了許多。
這場面頓時變得很尷尬。
生活阿姨秦瑾奈看到了這邊的尷尬場景便走了過來。她來這學校當保育生活阿姨兩年了,手語還是會的。
“李可同學,剛來學校對手語缺乏瞭解,還不會打手語。”秦瑾奈趕緊對著雅子開導比劃著。
有了秦瑾奈的開導,雅子臉上又恢復了笑容。
“你們要幫助李可同學,學會手語,才能交流。
吃完飯一起到阿姨宿舍,阿姨教你們怎麼教李可同學學習手語。”
看到生活阿姨的手語雅子點點頭。
離開食堂,幾人便來到了生活阿姨的宿舍。
李可看到秦瑾奈宿舍窗臺放著的那幾十盆君子蘭。
花兒開得正漂亮,一根根亭亭的梃子上面,簇擁著豔麗的花朵,它們盡情地綻放著生命的色彩和活力。
“好看,真好看。”
李可突然想起來,就是在這八十年代初期的東北春城,有一種花,被炒成了天價,那就是君子蘭。
一盆花,被炒到萬元以上,這你敢信嗎?
甚至有一位港商欲以一輛售價9萬元的進口皇冠轎車換一盆君子蘭而不得,這你敢信嗎?
這可是萬元戶,還是極為稀缺的時代,一個縣城,都不一定有個萬元戶。
可事實就是如此瘋狂。
1983年,吉省春城提出發展“窗臺經濟”,號召市民家家戶戶養君子蘭。
緊接著,君子蘭在1984年10月11日被定為吉省春城的市花。
政策的利好,讓民間開始瘋狂炒作。
君子蘭最高的成交價由黑省哈市客戶創造,其以14萬元成功購得一盆君子蘭。
14萬元在當時可買到40多兩黃金,君子蘭因此被稱為“綠色金條”。
直到1985年6月,吉省省報頭版刊發三篇社評,矛頭對準君子蘭熱的投機倒把、腐敗和治安問題。
重壓之下,君子蘭價格一落千丈。給這個“瘋狂的君子蘭事件”降了溫,徹底平息了下去。
君子蘭,褪去了人們強加在它身上的高昂經濟價值,迴歸了花卉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