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菜端上來,幾口下去,陳耳東並沒覺著肉骨茶有何特別之處,跟他媽燉的藥膳排骨沒有區別,他向來不愛吃燉品,所以在他看來,這間鼎鼎有名的餐廳有些言過其實了。
“曾先生,這個肉好嫩啊,而且很入味,我嘴裡全是那個骨香味,蘸的這個醬也很特別,真好吃,這個湯我應該可以喝兩碗。”
看到客人如此誇讚本國美食,曾立仁和阿諾都很開心,殊不知,聊這種心口不一的場面話,陳耳東最為拿手。
大華旅社在下午召開了一場針對恢復錦城旅遊市場的專題會議。曾立仁並沒有告訴大家陳耳東的存在,只是把他的想法加以最佳化用自己的方式說出來供大家討論。
參會的人聽完紛紛表示贊同,還有些人說自己曾幾何時也想到過這個方法,只是沒敢提。
對於這些聲音,曾立仁毫不理會,他只關心在座的人誰願意去錦城來執行這個方案。
阿諾當然是最理想的人選,但曾立仁做生意可不像他表面那麼平易和善,精明的很。
阿諾和杜宇的關係,杜宇和陳耳東的關係,若這三個人在錦城做起了一隅之地,那他隨時都可能被架空,更何況陳耳東還是獻計之人。
他在會前就已經暗示了阿諾,他的崗位很重要,如果只負責錦城未免大材小用,他要做的是協助自己挑選幾名員工去錦城任職,並且作為主管上級監督他們的工作。
大華在錦城的辦事處原本有四人,但地震過後,全部撤回了,而且這四人回來之後,有三人都已離職。
與會人員沒有動靜,誰都不想背井離鄉去工作,曾立仁也無法用強,只是許諾了一些額外的經濟補助,讓大家思考兩天再行回覆。
陳耳東知道曾立仁請這頓飯的目的,聽他大概說了一下計劃,並沒有明確回應,只是繼續和他聊一些實施細節,並把其中的難點故意放大,以加深新加坡人去執行的難度。
回到酒店,陳耳東告訴杜宇,如果要做這件事,往大了說,成立一間旅行社,直接做大華在錦城的地接。但這樣,他們就和曾立仁眼中之前那些高額報價的地接無異,恐很難長久合作。
而且他和杜宇均非旅遊業者,就這樣直愣愣的踏入一個新行業,也不見得能做好。
陳耳東認為他們去充當外包的辦事處更為合適,酒店、餐廳、購物店,都由他們去聯絡,把這些核心資源掌握在自己手裡。然後和地接、大華共享利潤。
大華財大氣粗,又是客流的源頭,理應分一半,剩下一半,他們和地接社對半分。
陳耳東更看重的就是資源在誰手裡,他們的價值也正是資源。只要牢牢掌握住著一塊,那這個生意就可以長久的做下去,還無需花費額外的成本。
杜宇聽後覺得言之有理,同意了他的建議,他一心想和陳耳東聯手做些什麼,看來現在時機來了。
他也很難認定這個時機究竟是他給予陳耳東的機會,還是陳耳東成就了他,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一但這件事真的落地,那前景是很好的。
現在,陳耳東要考慮的是,如何讓曾立仁放心的把錦城的生意交給他。他一直想著杜宇說的芝麻和西瓜,既然決定了要去抱西瓜,那他就絕不會手軟。
喜歡只念半生請大家收藏:(只念半生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