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陵待了約莫一月,劉賢拖家帶口匯合趙雲,並孫乾糜竺等人一同入蜀。
按當夜成都相商,荊益兩地屬官都會互調一二。
像趙雲等人還有不少荊州俊才,也都要一同入蜀。
如此可使兩地原本勢力,不至於做大也能夠相互制衡。
從劉備起兵以來,第一次擁有這麼大地盤。
他手下派系目前分為四派:
關張孫糜元從派,這是老劉前二十年的基本盤。
以諸葛孔明為首的荊州派,也是目前劉備手下最倚重的一派。
以張松為首的益州派,新加入社團的原益州官僚體系。
原本劉章時期的益州東洲二派,一看現在董事長都換了。
怎麼辦?
結合成益州派唄,張松在劉章時期就是別駕,自不可避免的做了益州派頭頭。
第四派,劉賢派。
目前僅劉賢一人,暫無接觸任何重臣的訊息,將孤臣進行到底。
劉賢:你們隨意,本寶不攙和。
人都分個親疏遠近,一家人要人多了,也還有個誰和誰更好。
劉備可以理解按地理等天然因素,結個小團體。但他可不會讓一支派系就在一地獨大,王道這事不教而知。
回到成都,劉賢還沒幹嘛。
其父劉度,卻是在城外遠郊,大置起了近兩千畝土地。
古代中國,任何東西都沒有土地的價值更大。
別看劉度可能在世家裡,上不了檯面。畢竟名望這東西,才是衡量世家大小的主要參考。
但他在零陵行政數十年,早圈地不下萬畝。
(一般的流官,多不會在任地購置產業。但得益於自靈帝末期,混亂的東漢政治環境。劉度在任幾十年,圈些地很正常。)
以後要在益州發展,習慣使然自然再要買些田“耕讀傳家”咯。
益州三月而下,本地豪強損傷幾乎沒有。
這些土地哪裡會輕易賣給外人?也多虧劉賢目前的名頭和身份。
聽說其父需要購地,莫說賣便是百畝良田相贈也是常見。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一兩畝屬於自己的土地,就是此生最大奢求。
他們怎麼會知道,自己窮盡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只是贈送還嫌禮薄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