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雖然劉賢天性閒散。穿越漢末月餘,那些史書中的易子相食是沒看到。但滿眼望去都是些,瘦弱的只剩下皮包骨頭的普通百姓。
每天,零陵城就會運出去十數具或餓死,或病死,或有兩片麻布弊體,更有甚者不著寸縷的屍體。男女,老幼都有。
這還是每天,這還是零陵一地。放眼天下,又該是何種情景?
東漢靈帝期間,在籍人口約五千五百萬。至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人口只剩約一千五百萬。不過短短几十年,人口銳減四分之三。
劉賢不是救世主,他只是想,每天享受特權的時候,不會有那麼大罪惡感。
“公子其實不必糾結,零陵原本有郡兵五千,後明公帶走三千人馬。餘下兩千郡卒。公子何不以郡兵行事?”
見劉賢想的出神,郭主薄便提意道。
他久為劉度之臣,早已認其為主。至於主公的主公,就稱個明公吧。
“不行,郡兵不能動。”
劉賢搖頭拒絕,軍隊就要有個軍隊的樣子。現在主要精力在收拾民政,軍隊只得暫時交個老邢。
先將操練手冊,軍規十則弄個試驗田。後面一定會騰出手來,好好管理一番。
“公子誤會了,在下意。修路不急於一時修好,可將原本的大路官道進行修葺。如此,工程相對較小,就目前零陵城中的囚犯,就足可以勝任。”
“至於說利用郡兵,則是當郡兵體能訓練,如負重越野時。可以拉到大道上去,兩千人浩浩蕩蕩,足可以用來夯土。如此,也不會耽誤訓練,相得益彰。”
郭主薄見劉賢誤會,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所以說不要小看任何一個時代,也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保持謙遜,不然你看他人是蠢蛋,他人看你亦然爾。
“對啊!老郭,真鄉野遺賢也!”劉賢聞言恍然大悟,恨不得抱著郭主薄來上兩口。
“公子謬讚,老朽只是蒙老主公信賴,處理了幾十年郡務有些淺薄之見罷了。”郭主薄謙遜道。
劉賢或許是被老郭點醒,腦袋猛然一清靈。也想起了一個好主意“本公子,亦不落人後”,隨即向郭主薄問道。
“老郭,咱們零陵除開府上用度,軍中用度。還剩多少錢糧?”
“回公子,約莫還餘有糧一萬石,五銖四萬錢,絹布百匹。”郭主薄回道。
劉賢聞言略一沉吟,顯然在心底估算這。
“漢代的一石米我擰過,大約在五六十斤左右。若是純以糧食參考,不計肉類素菜。拿出一萬石糧食,到夠一兩千人幾月開銷。實在不夠,也可以拿出錢去購買。”
“如此,我大約可以招募近兩千流民。專門組織起來。”
自從天下紛爭以來,諸侯就陷入到。一打仗百姓流離失所,一打完又開始招攬救民的惡性迴圈。
久而久之,百姓也不傻。除了部分故土難離的,絕大多數都從戰爭頻發的河北,中原之地。往江南,荊楚,巴蜀這些相對安定的地方逃難。
雖然很大一部分都會被世家撿漏,倒還是會有不少殘餘。
何況荊南,在世家看來屬於雞不下蛋鳥不拉屎的莽荒之地。不僅沒幾家強大的世家豪強,最強的反就是四家太守。
因此,四郡流民並不少。只是劉度幾乎沒有去整合夥,如今倒成全了劉賢。
“先組建個兩千人的工程大隊,老劉打到那就修到那,以後再慢慢爭加人數。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劉賢將心中想法合盤拖出,郭主薄已然證明過,自己不是尸位素餐的蠢蛋,自然拍手稱是。
兩人又商量了些旁枝末節,最終由老郭寫好太守詔令,劉賢蓋上印章。修路大計,即將如火如荼的展開!
到這時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要老郭高坐上位了。劉賢繁體字都認不全,隸書這玩意,臣妾不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