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擺了擺手。
蜂窩煤是張貴在這之前就提出來,且讓夏允彝帶幾個寒門士子掌握製作工藝流程。
如今,張貴則打算將此作為西林書院的產業之一。
而不僅僅是蜂窩煤,因為張貴有意讓西林書院成為產學研結合的教育基地,故而還讓已經加入西林書院的其他士子在琢磨著他提出來的其他技藝。
……
“國舅爺開辦西林書院的事,讓你去打聽,你打聽的怎麼樣,可有對東林書院造成影響?”
浙直總督衙門,趙彥向自己的僕人趙常詢問道。
趙常笑道:“回老爺,豈止是造成影響,影響還非常大呢,東林書院的山長顧起元直接被氣吐了血!”
“竟有這事?!”
趙彥很是驚愕。
“小的哪敢說謊,東林書院的顧起元原本是欲在一眾士人面前製造對老爺您和國舅爺不利的物議,誰知西林書院計程車子隨便丟擲了幾個讀書人才懂的話題,就讓許多士人離開東林書院,去了西林書院,顧起元攔都攔不住,乃至急火攻心,吐了血。”
僕人趙常回道。
趙彥聽後更加好奇,心想東林書院素來也有不少精通經學的大儒,即便這顧起元也非尋常之輩,這國舅爺的西林書院怎麼就在第一天拆了東林書院的臺?
“西林書院都丟擲了什麼話題,你揀幾個說說。”
趙彥又吩咐道。
“有什麼亡國與亡天下之論,說易姓改號即為亡國,率獸食人即為亡天下。”
趙常回道。
總督趙彥聽後點頭:“這是將改朝換代與華夷入中華之事區分開,不只以天下更迭之論混合一談,皇明國運已達兩百五十餘年,此時正需此論,難得!”
“繼續說。”
趙彥吩咐道。
“是!”
“廢古今虛妙之說而返之實。”
“天理即人慾,人慾即人道。”
“耳有聰,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聲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
……
總督趙彥聽後不言。
僕人趙常不得不主動詢問:“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