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你們先斷了一年漕運給期限,北方軍民等得起嗎?”
張貴冷笑著問道。
徐孚遠聽後點首:“這次是天下食利者不顧大局、罔顧聖恩在先,險些壞了社稷,如今也算是受到了君父的大杖!可惜晚生不過是儒林後進,在徐家亦只是族親,故而當時也實在無力阻止此事。”
說到這裡,徐孚遠又道:“但晚生想問,國舅爺的西廠打算對普通百姓也這麼嚴厲催繳嗎?”
“普通百姓們不用我們西廠去催,所以談不上嚴厲二字,甚至西廠接下來還得倒給他們退稅,因為你們父母輩的官紳有不少勾結地方官吏,早把老百姓的賦稅收到了天啟十年後!不然,也不至於連江南都這麼多流民出現。”
張貴這話一說出口,徐孚遠等人一時臉上都有些掛不住。
“還是別提這個了,我們是來聽講學問的,實不相瞞,剛才西林諸生在東林書院外提到的,讓晚生倍感興趣,如今特地來請教,尤其是亡國與亡天下之論。”
陳子龍這時候忙轉移了話題,畢竟並不是任何一個食利者都有勇氣敢大大方方的承認自己在盤剝生民。
“要來聽講這些學問,西林書院自然歡迎,但西林書院的規矩是,得在實踐與調查中去探討學問。”
張貴說著就看向夏允彝:“彝仲,帶他們去幹活吧,凡來西林書院求學計程車子,都得參與書院建設,不能只是坐而論道。”
夏允彝見此答應道:“是!”
然後,夏允彝就對陳子龍、徐孚遠二人吩咐道:“正好,書院下屬的蜂窩煤作坊剛生產出了第一批蜂窩煤,你們倆就跟著呂誠他們去向當地百姓推售蜂窩煤吧,百姓們現在不少都被退了稅,正好有錢買蜂窩煤。到時候會給你們算工錢的,有提成,當然大部分的利潤會作為書院接下來教育學子的經費。”
“這樣不錯,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請教他們,另外,也可以趁此機會真正瞭解一下你們江南的老百姓,還鍛鍊一下自己口才,將來無論是上馬治軍還是下馬治民都用得著。”
張貴跟著說道。
“這個……”
陳子龍一時有些意外,不由得問道:“什麼是蜂窩煤,另外,為何書院會自己掙經費,為何不直接請旨,圈附近農戶之田為學田,令周圍農戶供養書院。”
張貴突然沉下臉來。
“我說你們倆到底是怎麼讀書的?!”
“怎麼會只想著用民脂民膏?”
“雖說興辦書院是為教化民眾,但也要能不盤剝生民就不要盤剝生民,能自力更生就自力更生,否則與隔壁東林書院有什麼區別?!”
悄悄來到西林書院的顧起元和高世泰聽張貴這麼說後:“……”
“開作坊難道不好嗎,既讓無地遊民有了衣食之計,又不用圈佔民田即就能維持書院運轉?”
張貴這裡繼續訓教起陳子龍和徐孚遠來。
陳子龍和徐孚遠有些慚愧地應了一聲:“您責備的是!”
“你們既然來西林書院求學,本督就給你們出第一個議題,你們想想如何解決大明現在人口過剩而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
張貴又說道。
兩人拱手稱是。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