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北境的事,陛下還會疑心,此時去參軍也沒有什麼優勢,與他利益無關的事,光憑好奇心的驅使,還不足以讓王之遜駐足停留。
“細辛,我記得再往前二十里處,就是大乾開朝皇帝當年起義的地方。”
“是。”
身為大乾子民,更是王家人,細辛對皇家的這段歷史,當然是如數家珍。
“當年高祖皇帝被抓壯丁去給當地貪官修小妾的莊園,便是在前方‘落官河’起義,帶動千人,挑了縣尉下馬踢入水中,由此,高祖皇帝揭竿而起,建立了大乾國。”
為了出行安全,東出與西歸,他們走的是同一條水路。
細辛不明白,走的時候,老爺根本沒提起這件事,為何此時突然提及。
“玉璽呢?”
王之遜已然穿戴整齊,束好發冠站了起來。
細辛不解地從懷裡掏出隨身攜帶的玉璽,遞到老爺面前。
“別給我,一會兒你拴一根繩,拿鉤子鉤住它,扔到河裡去。”
“老爺,你是想將它扔掉,還是想帶著它走?”
細辛很困惑。
扔了就直接扔了。
帶著它走就沒必要往河裡扔。
又要拴繩又要鉤住還要往河裡扔,這是折騰什麼?
“你看這河面冰涼,魚兒應該都在水底,一會兒拴繩子的時候,記得往繩子上抹上魚餌。”
王之遜根本沒有回答細辛的疑問。
還在交待著細節問題。
事情成敗在於細節。
能不能哄得天子開心,將北境發生的事暫時置身事外,全靠此舉了。
“別愣著了,馬上就快到了,還不去準備?記住,這件事從頭至尾都不可假手於人,明白了嗎?”
不明白。
細辛昧著良心點了點頭。
“老爺你放心,我馬上去安排,絕對不會讓別人發現的。”
“去吧。”
王之遜等細辛出了船艙,往船伕所在之處去順魚餌,他揣著雙手站在船頭,望著波光粼粼的河面,看到遠處佇立的紀念石,嘴角噙起抹高深的笑意。
“秦家、秦小滿,就讓我王之遜親自來會會你。”
他倒想知道。
乾瑞為何會對秦家此子如此看重。
當中是流言成真,因為謝家而愛屋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