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姚氏子弟,他還未能分辨清楚姚尚書與突厥有無瓜葛,自然是疑人不用。
“陛下……”
“看樣子,一時半會兒也修改不好,有勞愛卿們再隨朕回金鑾殿,下了朝再來看看這連弩的進展程度。”
這時。
天子終於出聲為秦小滿正名。
“試射耽誤了上朝,是朕一意孤行,若姚尚書想參秦小滿一本,不如先參朕一本。”
“……不敢。”
姚尚書敢怒又不敢言,氣了個半死。
和秦小滿爭執這麼久,竟是天子授意的!
他不敢埋怨天子,只能又給秦家父子添了筆債。
……
渭東。
數艘快船駛過河面,經過水路盤查後,駛入關內。
船隻停下又前行,沿途的聲音,將船艙之中安睡的王之遜吵醒。
他坐起身,將羽絨長袍披在身上,挑起厚厚的虎皮簾子,朝外望去。
“外面發生了何事,如此吵鬧?”
王之遜對著站在船頭,朝河岸張望的細辛問。
“老爺。”
細辛馬上跑進船艙裡,將簾子接過來落下。
“河岸上貼了徵兵告示,許多人都在那裡哭了起來,也不知道寫了什麼,竟能讓人看哭。”
細辛不解。
自從老爺從洛陽起身前,便告知京城以及北境,一路上不再接收各路的信件。
暫時不再過問族中之事。
他們如今算是耳聾目盲,對大乾各地的事是一無所知。
“此次徵兵距離陛下上次徵召十萬新兵,間隔還沒半年,想要成功,定然會行非常手段,我記得前不久,陛下特意請了知章先生入京,這徵兵詞,定是出自知章先生的手筆。”
王之遜雖然想到了這一層,但還是如細辛一樣。
不免好奇徵兵詞上寫了何話。
但。
此行趕路急迫,他按捺住心中的好奇。
反正徵兵告示早就貼出來了,看這個形勢,該參軍的也應該報名了。
就憑坐鎮京城的王耀東那般短視,定是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