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你眼睛尖,這是我前些日子找人學的,你和爹爹一人一枚,你這個是“事事如意”,爹爹的是“竹報平安”。”
黛玉見他果然來討,嘴角彎了彎,從袖子裡掏出一枚荷包遞給他。
荷包小小的,也就巴掌大,不過做工十分精緻,正面是幾枝柿子紙條,上面掛滿了指頭大小的柿子,紅通通的,圓滾滾的,看上去既喜慶又新鮮,十分惹人喜歡。
反面則是用瘦金體繡的“事事如意”四個字,看上去是臨摹了徽宗趙佶的字,很是靈動綽約。
“太精美了,事事如意,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好看的,林妹妹的手真巧。”
寶玉有些愛不釋手,翻來覆去看了半天,正要系在腰上,就聽紫鵑笑道:“就這樣就精美了,這裡面……”
“紫鵑,咱們走吧。”
黛玉嗔她一眼,見迎春入畫也過來了,又和寶玉說了幾句就離開暖閣回去了。
再說寶釵,這會兒也回到了梨香院,薛蟠去了金陵還沒回來,整個梨香院也就只有她和薛姨媽兩個主子,倒是比以往更冷清了一些。
或許是回到了自己的地盤,她的臉上並不像往日在榮慶堂那樣滿是笑意,坐在銅鏡前一言不發。
“釵兒,你這是怎麼了?不是去給寶玉送考籃了嗎?怎麼臉色這麼差?”
薛姨媽放下手裡的茶水,有些詫異的看著她。
“沒什麼。”
寶釵又看了看鏡中的自己,搖了搖頭。
“到底是怎麼了?”
薛姨媽有些著急,擺了擺手讓正在給她捶腿的香菱下去,走過來攔住了女兒的肩膀,薛姨媽的親近和安慰非但沒有撫慰到寶釵,反而讓她更委屈了些,眼眶紅紅的依在薛姨媽的肩頭落下淚來。
“釵兒,你到底是怎麼了?快告訴媽,是不是寶玉欺負你了?我去……”
薛姨媽更著急了,本想說要去教訓寶玉,不過到底還是把話嚥下去什麼沒有繼續往下說。
寶玉是她給自家女兒找的退路,在女兒沒有更好的前程之前,她不想破壞兩家的關係。
“媽,你彆著急,不是寶玉,是女兒,女兒只是覺得遺憾,為什麼二舅父家的奕歡表妹和姨母家的元春表姐就是貴女?
為什麼探春一個妾生女比我的身份還要高?為什麼林妹妹一個病秧子,寶玉還要那樣維護她巴著她?
為什麼爹爹那麼早就死了,為什麼哥哥不能出息些考一個功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這世間不止黛玉一人漂泊異鄉,寶釵亦如此。
在過去的正月裡,看著榮國府惹人鬧鬧,而自家只能關閉門戶在梨香院過活,寶釵的心裡已經很難過了,今日在暖閣的遭遇只是一個引子罷了。
“釵兒……釵兒……都是媽的錯,是媽的錯啊……”
見一向端莊穩重的女兒如此傷心,薛姨媽的心都要碎了。
她又如何不後悔呢,她和二姐都是王家的嫡女,如今一個是國公府的當家夫人,一個是已歿皇商的鰥寡婦人,這天差地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