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衙役重重敲了一下銅鑼,揚聲喊道。
廩生們取出自己作保的學生的名單,開始念名字,每唸到誰的名字,這位考生就要到正堂前核實身份,確認無誤之後,毛大人就會用筆將他的名字寫上去。
輪到寶玉之時,他趁著廩生查驗他身份抬頭看了毛大人一眼,不像毛大人也在打量他,見他抬頭,含笑朝他點了點頭。
寶玉一怔,很快回過神來,捧著卷子和一疊厚厚的草稿退到了一旁。
拿到了卷子之後就開始入場,卷子的側邊有卷子號,按照卷子號去找相應的座位坐下就是,按照進轅門的順序,每一百人為一個考場。
寶玉進來的不早不晚,被分到了第三考場。卷子上標註的是“戊午”,也就是第五十五號。
每一列是十人,也就是第五排的中間位置,不前不後,雖說太陽出來或許會有些晃眼,不過也無礙,畢竟才是二月,曬一下倒也沒什麼所謂。
找到自己的座位,將拿到的卷子和草稿小心的放好,這些卷子上面並沒有考題,需要等待會兒正是開考才會公佈考題。
趁著學習們陸陸續續的進來,寶玉小幅度的轉了轉頭,並沒有發現賈薔的身影,應該是沒有和他一個考場。
又等了一會兒,外面的天色已經越來越亮了,轅門慢慢關上,縣試的第一場考試正式開始了。
寶玉的心臟怦怦直跳,臉上也是緋紅一片,終於開始了,小鎮做題家的逆襲,就看今日了。
縣試的第一場考試被稱作“正場”,一般情況下是在四書五經之中各取兩題。
隨著一聲鑼響,兩個衙役推著一個帶著軲轆的小車,小車上面是一個牌子,牌子上貼著的正是這次正場的題目:“皆雅言也,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
考場上此起彼伏都是吸冷氣的聲音,前三道題目都還算中規中矩,但是第四道居然是一道讓學子聞風喪膽的截搭題。
雖說夫子們也會教授這些,但是一般預設到府試才會正是考校。誰也沒想到今日只是縣試,居然就出現了這樣難的題目。
寶玉倒是覺得還好,所謂截搭題,就是從四書五經原文的上下句,各擷取幾個字接起來湊成的題目,如果沒有參透書本,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出處,也就無法準確的描述文章的主旨。
這麼說就有些複雜,說通俗一些,就是從一個問題,得到一個原本不是它的答案,類似於議論文。
比如說這一題目,“皆雅言也”出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的後半句。“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則來自《“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人將至云爾”的首句。
你只需要把兩者的中心思想確立了,然後根據邏輯或者是理解將兩者扯上關係,進行有理有據的敘述就可以。
難嗎?難!
不難嗎?如果你知曉來處出處,也真的說不上難。
至少寶玉覺得,這種截搭題,要比種花國那種“本手妙手俗手”簡單的多了,至少之前他是接觸過的。
寶玉沉了沉氣,先將試卷小心的收到預備好的試卷袋中,又取了一旁的草稿紙開始打起了草稿。
一篇,兩篇,三篇……到了巳時,他已經順利的解答出來三道題目,只剩下了最難的截搭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