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番漠北一戰,李光利以雷霆之勢擊敗匈奴左谷蠡王。
那麼無論邊藩諸王壯大到了何等地步,在此情形下其勢必不敢輕舉妄動。
偏偏漠北一戰的最終結果是那李光利戰敗,且損兵萬餘。
此事意味著什麼,對於邊藩諸王自然不言而喻。
正是基於這一點。
故而正德帝此番必然會勒令邊藩諸王出兵漠北。
思及至此。
許奕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略顯冰冷的笑容。
「正德帝,當真是好算計啊。」….
許奕身軀微微後靠,口中不無感慨道。
無論漠北失利一事這面銅鏡下的中樞朝廷是何模樣。
邊藩諸王縱使真有異心,也絕不敢在局勢尚未明朗亦或者尚未‘徹底混亂,之前有所輕舉妄動。
畢竟,第一個公然站出來之人,往往會成為眾失之的。
若通俗些,那便是槍打出頭鳥!
也正是基於這一點。
正德帝勒令邊藩諸王出兵漠北一事,自一定程度上可稱得上是陽謀!
若藩王得令後,所派士卒皆為‘老弱病殘。,
那麼朝廷必然會以此為藉口,將那藩王標榜為‘眾失之的。,
到了那時,正德帝便可名正言順地吞併那‘眾失之的,藩王的一切。
若藩王得令後,所派士卒皆為精兵悍將。
那麼對於正德帝而言,便無異於雙喜臨門。
一來,其可借藩王之力攻伐匈奴,進而緩解朝廷大軍自身面對匈奴時的壓力。
二來,其可借匈奴之力,為其行削藩之舉。
可以說無論是藩王的精兵悍將消耗匈奴兵力,還是匈奴兵力消耗藩王的精兵悍將。
對於正德帝而言都是一喜聞樂見之事。
思及至此。
許奕嘴角的冷笑愈發地深邃起來。
‘凡事都有兩面性。,
‘正德帝這類似於陽謀的算計雖能緩解一時局勢之痛。,
‘但其此舉必然會為以後埋下禍根。,
許奕身軀漸漸放鬆,心中低聲喃喃道。
縱觀其前世歷朝歷代的削藩之舉。
僅僅只有一例兵不血刃成功削藩的桉例。
在許奕看來,其之所以兵不血刃地成功削藩,最大的根本原因便在於中樞朝廷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