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之所以此番能來的這般快,無外乎還是因許奕罷了。
親王就藩,藩地王府所在之地的文武百官皆需出城十日迎接。
除此之外還有幾條不成文的規定。
其中一條便是人之常情的接風宴。
孫道華確實依照不成文的規定邀請了許奕。
但昨日許奕卻以車馬勞頓為由推遲了接風宴。
當然,僅僅只是推遲,並非拒絕。
也正因此,李玉等人還需在沮陽城內等待一兩日時間。
李玉聞言微微點頭,隨即緩緩開口說道:「待我出城後,奉承司的那幾人若是來尋,還請孫郡守務必第一時間將訊息傳至城外。」
孫道華聞言再度保證道:「還請李公子放心,老朽見到那幾人後,一定第一時間將訊息傳至城外。」
….
「那我就不過多的打擾了。」李玉起身略感無趣道。
「恭送李公子。」孫道華起身拱手行禮,隨即親自送其離去。
就在二人即將行至書房門之際,書房外忽然傳來一道急促的腳步聲。
「啟稟老爺。」急促的腳步聲停步於書房門外,略一調整呼吸便快速稟報道:「老爺,有訊息了。」
孫道華並未言語,微微側首看向李玉。
李玉眉頭微皺,伸手指了指書房內那滿是書籍的書架。
隨即緩緩行至書架後。
待李玉躲藏好後,孫道華行至主位平靜道:「進。」
「是。」門外那人答應一聲,隨即緩緩推開書房們走了進來。
「老爺。」中年僕從拱手行禮道。
孫道華微微擺手,隨即問道:「你方才言有訊息了,有何訊息?細細道來。」
「是。」僕從答應一聲隨即開口說道:「方才孫明等人傳來訊息。」
「那些燕王府的騎卒出了燕王府後便直奔四大城門。」
「將一封告示貼於城門內外後,便一直在哪兒守著告示。」
孫道華聞言眉頭微皺地問道:「告示?什麼告示?內容為何?」
「回老爺。」僕從回答道:「那告示加蓋了燕王大印。」
「告示太
長,大概意思是,二十餘年前,前燕王戰死之後,燕王府長史司長史潘良虎與數百位王府屬官、僕從出沮陽城,踏上了迎接前燕王魂歸故里的征途。」
「說是潘良虎等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前燕王屍身,但當時的前燕王屍身被匈奴人懸掛於營寨外的旗杆上。」
「潘良虎等人不忍前燕王死後受匈奴侮辱,親率沿途召集的一千五百名勇士,趁夜色夜襲匈奴大營。」
「最終在臨近全軍覆沒之際,搶回了前燕王屍身。」
「......」
「......」
僕從緩緩將聽來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講述了出來。
待潘良虎與左勝元的故事講完後。
僕從繼續說道:「告示下半部分寫有,燕王奕不忍勇士遺霜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