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親自動手泡好一壺上好的清茶。
待做完這一切後,孫道華斜靠在太師椅上閉目養神起來。
直到兩刻鐘後,書房門外忽然傳來一道沉重的腳步聲後,孫道華方才睜開雙眼。
不知為何,一道隱忍之色自孫道華雙眼中一閃而過。
孫道華起身走向房門,拉開房門後立身於門後,雙手自然垂放,頭顱微微下低。
以此來表示其內心深處對那到來之人的恭敬。
「孫郡守無需這般客氣。」一道年輕的聲音隨著腳步聲一同傳入孫道華的耳中。
….
孫道華依舊保持恭敬姿態,緩緩開口回答道:「若不是李公子您,老朽現如今恐怕早已告老還鄉了。」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那平虜校尉李玉。
李玉輕笑一聲,並未多言徑直地走進了書房。
待孫道華將書房門關閉後,李玉已然落座客位。
李玉自顧自地拿起茶壺為自己倒入一杯上好清茶。
輕品一口後便將茶盞放下,平靜道:「前些時日太子殿下託人送來一些貢茶,改日本將軍命人送來一些。」
孫道華目光微微一凝,隨即拱手道:「謝李公子抬愛。」
李玉微微擺手,反客為主般示意孫道華入座。
隨即漫不經心道:「一些貢茶罷了,若是孫郡守覺得味道還可以的話,改日本將軍寫信於太子殿下,請其多送一些過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歷經多年軍
伍磨練,李玉本身雖較之從前成熟穩重了許多。
但有些東西卻彷彿是刻在了骨子裡一般。
並不會隨著時間與經歷而有所改變。
或許就連李玉本身都從未覺得這般行事有絲毫的不妥之處。
畢竟他是當朝大將軍的兒子,太子的表弟。
而孫道華之所以現如今還能站在他面前,所依靠的正是他背後的力量。
但其卻疏忽了,孫道華為何會走到需要依靠他身後力量這一步。
孫道華微垂眼瞼,拱手行禮道:「老朽多謝李公子抬愛。」
李玉再度擺手道:「坐。」
「是。」孫道華一如既往地放低姿態回答道。
待孫道華入座後,李玉端正了坐姿,與此同時亦收起了臉上的漫不經心。
「聽說有數十騎走出了燕王府?」李玉明知故問道。
孫道華微微點頭回答道:「據老朽家僕所言,正是如此。」
「可有安排人前去跟著?」李玉再度問道。
孫道華點頭道:「李公子放心,老朽已然安排妥當,想來用不了多久便能弄清那夥燕王府騎兵的去向。」
相比孫道華常年待在沮陽城不同。
李玉的大部分時間都要待在城外軍營裡。
也正因此,盯梢燕王府動向的擔子便落在了孫道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