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燕王奕接旨。」
許奕緩緩上前兩步,遂行大禮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告燕王奕。」
「蠻夷自擅,時犯邊境,勞士大夫。」
「朕存撫天下,緝安全國。」
「然後興兵,北征匈奴。」
「.......」
「.......」
「欽此。」
「正德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製。」
中年太監手持聖旨朗聲宣讀道。
整篇聖旨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
其一。
依舊是那冠冕堂皇的開篇。
細數匈奴之惡,於民之害。
以及大周大興刀兵的必要性與正義性。
若是簡而言之。
則可用四字歸納。
即「師出有名。」
其二。
細數了李光利、李凌以及諸王兵馬於漠北戰場上所經歷的數次大戰。
以及匈奴人是如何如何的狂妄自大,如何如何的狡詐多端。
在許奕看來。
此部分亦可用四字歸納。
此四字即「非戰之過」。
其三。
正德帝拜大散關守將夏侯棟為討賊將軍。
率本部銳騎萬兩千人,馳援漠北戰場。
勒令各邊郡守軍共出兵三萬人,馳援漠北戰場。
與此同時。
勒令並、幽、涼、冀四州徵調民夫十萬人,以保後勤之供應。
正德帝此番手筆當真是不可謂不大。
其四。
敦促許奕安心練兵,好於漠北戰場上大綻光彩。
整篇聖旨雖無一字催促許奕儘早出兵。
但在許奕看來卻通篇寫滿了催促二字。
若非如此。
正德帝又何至於專程令人傳旨告知其中樞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