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名飛行員,自是精英無數。
在如此苛刻的檢驗條件下,仍然有上百名飛行員脫穎而出,或順利、或僥倖的透過了空軍作戰指揮部的檢驗。
他們立刻接受了進一步的心理、身體測試,並派出了軍方調查人員,對其所在家庭進行了極為嚴格的政審。
每過一關,就會淘汰一批飛行員。
到後期,留下來的飛行員,已經不足三十人。
更奇怪的是,在飛行員們接受測試的時候,還有很多非飛行員的軍人,也在接受各種測試。
這些人,有的是優秀的飛行機械維修工程師,有的是純粹的空間科研人員,有的是坦克炮手,有的是空降兵、火箭兵等。
還包括了特種部隊士兵,甚至炊事兵等等,林林總總,涵蓋了所有的軍種。
一個都沒有落下。
到了這個地步,所有的人都明白,這不是什麼例常的演習測試,而是一場異乎尋常的選拔。
軍方要從全軍上下,選拔出一支精銳的力量,執行秘密任務。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空天飛機相繼幾次穿梭飛行試驗之後,又進行了一次多軌道衛星投放試驗。
空天飛機順利進入距離藍星兩千公里外的中軌道,將兩顆“偵查衛星”,用機械臂放入軌道,經過遙控調整,順利入軌開展工作。
隨後,空天飛機在引力的作用下,進入大橢圓軌道執行。
當到達軌道最遠點,距離藍星二萬四千公里的地方,又將三顆大型“科學實驗衛星”放入軌道。
地面控制中心的人員遙控衛星,進行空間變軌,從遠地軌道進入變軌軌道,隨後再次變軌,躍入三萬六千公里,繞赤道飛行的藍星靜止軌道。
五顆衛星總重量十七噸,這是以前用火箭發射,所做不到的。
並且,在空天飛機返回大氣層的時候,順便將近地軌道中,一顆已經過了使用年限、報廢的東方紅三號衛星迴收入艙,帶回了地面。
這次飛行再次震動了全世界。
一次性大量投放衛星技術、太空回收衛星技術,這些以前西方獨立掌握的技術,現在華夏方面也掌握了。
而且,不像美利堅發射太空梭那樣,還要在良好的天氣條件下進行。
華夏使用的空天飛機,可以在任何時候,將多達數十顆的大型衛星、幾十上百顆的小衛星,送入太空。
其次,空天飛機消耗的只是液氫混合燃料,無需拋棄燃料倉,飛行一次的成本只及太空梭的十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
這比美利堅的技術,大大向前躍進了一大步!
這個訊息,是如此的振奮人心,以至於當空天飛機返回地面的電視畫面一傳來,舉國歡騰,到處都是歡樂的人群。
當然,最高興的,還屬於華夏股民和一些金融機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