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搭載武器系統!電磁脈衝武器、鐳射武器之類的”
所謂訂購六架空天飛機,誰都知道,這只是拖住外人的手段,並非真的需要這麼多備用。
既然空天飛機可以穿梭往返,重複使用,那麼有個兩三架,就完全夠用了。
只要不是世界大戰,再購買更多的空天飛機,也只是浪費錢財。
特別是現在,每架空天飛機的價格還如此昂貴的情況下。
國家的意思,是利用這幾年時間,埋頭抓緊合金配方的研究。
六架空天飛機的訂單,只是為了穩住那個什麼南非發動機公司,讓他們繼續向空天飛機發動機生產,提供合格的合金材料。
只要有了合格的合金配方,就可以完全不依賴外人,將空天飛機的技術,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後,就可以不用再看其他人的臉色。
至於以後是否再向那個南非發動機公司購買合金材料,也會根據成本因素,重新考慮。
再往後,才是嘗試著降低空天飛機相關零部件的製造成本,使其可以大批次廉價生產,以供應軍事、科研、商業、民用等不同部門的需求。
在此之前,空天飛機只能成為國家戰略力量的一部分,受到嚴格控制。
國家現有的一批宇航員,他們還要繼續接受相關的太空失重條件下的訓練,為接下來的載人登月做準備。
同時,在西南山區,無窮大公司大型裝置製造基地,接受空天飛機模擬訓練器的培訓。
所有的宇航員,都是從全軍上萬名空軍飛行員中,嚴格挑選出來的精英,本身駕駛技術就出類拔萃。
心理素質、經驗、臨場反應,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學習空天飛機駕駛技術,對他們來說只是小菜一碟,比起張巖他們當初接受培訓時的痛苦,那是有著天壤之別。
飛行器在飛出大氣層時,人體所受到的高過載,和進入太空以後面臨的失重反應,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極端。
當時張巖他們為了適應這兩種極端反應,接受了大量高強度的訓練。
對好幾名飛行員來說,這是一種非人的折磨。
可對這批專門挑選出來的宇航員來說,這樣的訓練根本不算什麼。
飛行員本身就是千里挑一,而宇航員更是萬中選一,對各種極端條件下的忍耐力超乎尋常飛行員。
二零一二年,十月。
一年一度的全軍大演習再次展開。
演習一如往年那樣,分實兵演習和虛擬世界方面軍規模對抗,兩個部分。
今年略有不同的是,對全軍上萬名飛行員的科目檢驗更加嚴格。
很多檢驗科目,難度之大,幾乎無法完成。
這哪裡是考驗飛行員的技術,簡直是對所有飛行員,進行的一次極限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