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等人忍耐著以第二宇宙速度飛行的空天飛機,窗外一切景色變化,都顧不得看。
就連穿越一百多公里的極光帶,絢爛奪目的極光,也提不起他們絲毫的興趣。
火箭發動機停止、啟動、停止,數次往復,每次都在超過每秒十一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之後,就停止了發動機工作,利用慣性繼續向前滑行。
當速度降低以後,又啟動發動機,進行再次加速。
終於,張巖他們的煎熬到達了盡頭,空天飛機的速度慢慢降了下來,緩緩進入八百公里的近地軌道。
在這裡,他們只需要用第一宇宙速度(每秒大約八公里),繞藍星做勻速圓周運動即可。
由於飛行速度正好抵消了地心吸力,張巖等人感到渾身一鬆,身體就逐漸飄了起來,只是被束縛在座椅上,才沒有飄離出去。
實際上,地心的重力還沒有被完全抵消,
這還並不是完全失重的環境,而是微重力環境。
他們只需要用很小的力,就能施加一個向前的動作。
不過,張巖等人已經無法注意到這微小的區別了。
在他們眼前,是一片燦爛的星空。
沒有了大氣層的阻擋,太陽的光芒,是如此的奪目,令人不敢直視。
這就是外太空,我們從地面,一直飛行到了外太空!
這個高度,已經可以為俯瞰藍星全貌,提供非常廣闊的視野。
這個高度,比二零零三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楊利偉所達到的最高高度,還要超出兩倍之多!
也超過了、日、加、巴西和歐洲航天局等16個國家聯合建造的國際空間站高度!
從地面上仰望,只是閃爍著微弱光芒的星星,此時是如此的閃亮。
漫天繁星散佈天宇,形成一片星海,猶如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鑲嵌在漆黑的幕布上,只需要你一伸手,就能將它摘下來。
「太迷人了!」張巖的內部通話器裡,響起了一陣由衷的讚歎。
所有的人都眼望著窗外的點點繁星,陶醉神迷。
在藍星自轉的影響下,空天飛機繞著藍星,靠著慣性,做橢圓形軌道飛行。
最近的時候,距離藍星只有六百公里,而遠一些的時候,則達到了四萬多公里。
因此,只需要在軌道執行時,透過火箭發動機進行變軌,到達藍星靜止軌道,繞赤道飛行,就能成為類似於藍星靜止衛星的存在。
不需要消耗多少燃料。
張巖他們只在太空中呆了大約六十分鐘,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就已經繞藍星飛行一圈了。
而他們在研究藍星,透過空天飛機攜帶的大量裝置,收集相關資料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成為了全世界研究的物件。
最初他們在低空進行飛行試驗的時候,由於隱形塗料的作用,雷達反射面積小,距離外國的超遠端雷達站距離遙遠,還沒有被人發現。
可是,當他們躍升到高空以後,沒有了大量雜波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