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立刻展開了進一步的磋商。
根據閔裕聖的提議,現雷曼兄弟將拆分為兩家銀行。
其中一家銀行是經營狀況良好的“好銀行”,韓國產業銀行將以1.25倍的實時溢位股價併購,而另一家銀行則是擁有大量爛賬壞賬的“壞銀行”,由雷曼自行消化。
按照慣用的談判規則,就地起價之後一定會坐地還錢。
果不其然,富爾德在聽聞了閔裕聖的方案後,立馬就開始還價。
他認為,閔裕聖的這個拆分方案是可行的,但在併購“好銀行”的價位上,韓國產業銀行應當以1.5倍的股價出資,此外還應額外購買100億的雷曼不動產。
然而,閔裕聖不樂意了。
因為時間顯然不站在雷曼一邊,富爾德竟然還敢獅子大開口,於是他打著韓國金融監管機構干預的旗號,單方面停止了此次收購。
面對這個談不攏的結果,富爾德只能強打精神,繼續尋找下一任買主。
他將視線轉移到了島國的三井住友銀行。
這家銀行是由住友財團旗下的中核銀行,與三井財團的櫻花銀行合併而成,總資產高達三十萬億日元。
其背後的兩大財團,任何一家都擁有收購雷曼的實力。
不幸的是,他又一次碰了灰。
三井住友銀行面對富爾德的登門拜訪,只有一句淡漠的答覆:我們不感興趣。
六月中旬。
雷曼與韓國產業銀行談判破裂的訊息傳出,雷曼股價又一次迎來暴跌——每股股價不足4.3美元。
此時的富爾德,已經到了真正火燒眉毛的時候。
全世界的資本目光都在打量雷曼。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百年雷曼不是那麼容易倒下的。
英國巴克萊資本的CEO戴蒙德,向富爾德提出了收購計劃。
經過長達6個小時的談判商量,最終巴萊克銀行決定收購剝離有毒資產後的雷曼兄弟。
然而,此時的雷曼已經無力負擔起重組所需的資本,華爾街本著吃幹抹淨的“善意”原則,主動表示,願意幫忙張羅雷曼資產分離的融資計劃。
可是僅僅過去兩天,意想不到的變局再度到來。
華爾街幾家財團的負責人,突然通知雷曼兄弟終止融資合作,理由是高盛和摩根的反對。
也是在同一天。
巴克萊資本的收購計劃層層傳達,一直到了時任英國財政大臣達林的耳朵裡。
達林在對雷曼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後,明確表示,英國的金融體系已經困難重重,他非常擔心雷曼兄弟會把這家英國的老牌銀行拖入泥潭,因此拒絕批准巴克萊的收購行為。
而此時此刻,雷曼兄弟的股價已經跌的只剩3.6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