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麗娟本來在低頭處理病人,一聽自己丈夫居然要用氣功治療,也嚇得站直了身子,滿眼疑惑看著陳棋。
她有點想不通,因為他們夫妻私底下聊天的時候,陳棋一向來都說氣功是偽科學,是騙人的玩意兒,甚至說將來還會影響國家安全。
怎麼現在他居然也相信氣功了?
也就是剛剛老郭同志出去了,要是他在場,估計陳棋的後腦勺又要被來一下了。
而一直在旁邊當小透明的洋山醫院大外科主任周思齊則是轉著眼珠子,他心想氣功真能治病?反正他多少是信點的。
陳棋聽了氣結,翻著白眼道:
“什麼氣不氣功的?我信氣功還不如信春哥呢,你們想想,國內吳平醫生在搞的一個課題是什麼?”
這時候幾個老資格的醫生都是眼睛一亮:“你是說血液透析?”
吳平醫生的本專業是泌尿外科,泌尿科或者說腎內科有一個非常難搞的疾病“尿毒症”。
這個病幾乎無藥可治,而且是不可逆的。
要想活命,除了腎移植外,還有一個治療就是“血液透析”,也可以稱之為“人工腎”,就是用血透的方式替代腎臟工作,維護體內平衡。
血透對於幾十年後的老百姓來說並不陌生,因為隨著環境和食物等多方面改變,尿毒症越來越多,哪個小區,或者哪個村沒幾個這樣的病人?
透析可分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結腸透析三類,八十年代說的主要是血液透析。
大家所知道的血透覺得這很簡單,就是往血管裡插兩根管子,一根是出血,一根是進血,然後機器一開,自動清除血液內的毒素。
可是在八十年代的華國,血液透析技術儘管有,但並沒有推廣開去,除了首都、天津、滬海,其他地方根本就沒有可做血透的醫院。
主要原因分兩個。
一個是血液透析的費用太高了。
所有器械耗材和醫品全部都是進口的,做一次血透就要180元,一週三次差不多就是500元,一個月2000打底。
可是這年頭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能拿200元就不錯了,昂貴的費用是一般人家根本負擔不起的,關鍵是血透是終身性的,要一直不停做。
所以能做得起血透的,在八十年,基本上要麼是自己爬過雪山的,或者病人父母是爬過雪山的。
第二個就是血液透析裝置太落後。
當國外已經在臨床上應用連續性高通量透析(CHFD、連續性高容量透析(HVHF),再線血液透析濾過機(onlineHDF等先進儀器的時候。
國內的血液透析機卻還是非常原始的機器,如“嬰兒秤式血液透析機”。
這是用一個單泵作血泵,而液體進出濾器仍依賴重力作用,液體的平衡則採用兩個嬰兒秤來監控並透過手動調節輸液滾輪來實現。
這種血透機沒有什麼全自動環節,很多步驟都需要人工調節,一刻都離不開人。
只要是人工操作的機器,是一定會出現錯誤的,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容量平衡的問題,導致透析失敗。
療效肯定是有的,但療效有多好,只能說僅能保命而己。
用一句無奈的話說,有總比沒有好。
原本的歷史上:國內第一臺現代化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機,也就是全自動血透機Prisma,一直要等到1998年才會引進。
所以血液透析專業,國內在八十年代還是非常落後的,也遠沒有達到推廣的條件。
於是當越中醫院的眾多聽到“血液透析技術”時,開始都是眼睛一亮,隨後就暗淡了。
因為“血液透析技術”整個海東省都沒有一個醫生會玩,甚至整個海東省都沒有一臺血透機。
越中醫院這家地方性醫院更加不用說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