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醫生都是連連點頭,陳棋說的可都是經驗之談,是書上沒寫到的,非常珍貴。
這時候馬小娜也來勁了,高喊著:“陳棋,還有沒有其他讓人意想不到的疼痛?”
陳棋這時候也已經笑呵呵了:
“有呀,還有一個常見的是偏頭痛。這是因為個人要是出現心梗的時候,心臟的供血會受到阻礙。
而大腦的血壓主要依靠心臟供給,一旦腦部的供血不足,患者頭部的血管神經就會受到損傷,此時患者就會因為血管痙攣而出現偏頭痛。”
西京醫院的一位年輕醫生也舉手道:“陳院長,還有嗎?”
“還有呀,還有就是喉嚨痛大家也要當心,當一個人經常出現喉嚨痛,也有可能是心梗導致的,因為心臟和喉嚨同受段脊神經的控制,同處一個神經系統。
如果個人有心梗,那麼段脊神經也會出現疼痛。此時人體會分泌大量的多肽類物質,這些物質一旦擴散到咽部的迷走神經,就會出現喉嚨疼痛的現象。”
大家一個個提問,陳棋一個個回答,現場的氣氛那是越來越熱烈。
這時候急診科的小護士楊秀秀卻提出了一個發人深醒的問題:
“陳院長,你剛剛教會了我們各種各樣的不典型性心梗疼痛,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別說不典型,就算是典型的心梗,病人自己也知道可能是心梗了,但如果病人在家裡或者在工作單位,不能及時趕到醫院時應該怎麼樣自救?”
這問題一出,不少人都是一拍大腿。
“對呀,如果是家裡,去鄰居家借個驢車往城裡趕,可能屍體都涼透了。”
說這話的是個西京醫院的醫生,大西北特色。
“可不是,我們越中人看病都是坐船的,大一點的就是手搖船,小一點的烏篷船,可無論哪種船你從家裡搖到咱們人民醫院,寶貴的搶救時間就這麼浪費了。”
說這話是越中的醫生,越中是水鄉,老百姓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坐船。
“你們說的是農村或者鄉下,就算是咱們城裡,啥得打120急診車的老百姓有幾個?心梗患者是一定要靜息狀態下送到醫院,如果自己步行或者騎腳踏車來醫院,恐怕路上就發作死了。”
120急救車貴不貴,從陳棋的角度來講真不貴。
因為你汽油錢和汽車折舊費,一個司機、一個醫生、一個護士的人工費,路上的搶救裝置和藥品的費用,加起來一趟車下來收個10元20元很正常。
如果你是鄉鎮出車,還要再貴一點。
可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講,叫輛120幾十元,還不如自己找幾個鄰居親戚劃個小船到城裡看病呢。
問題是,什麼是急診科?什麼是急病?哪裡允許你劃個小船坐個驢車慢慢來的?
假如病人猝死,黃金搶救時間都只有5分鐘。
比如心臟驟停,一分鐘內做CPR的成功率在90%以上,如果在四分鐘內進行CPR搶救,搶救成功機率為50%左右;
如果在六分鐘左右才開始進行CPR搶救,其成功的機率在10%左右;
若在十分鐘之內都未進行搶救,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接近於0。
像心梗這種疾病,你如果是在猝死之前送到醫院,還有一定活下來的可能。如果你是在家心梗發作,當場猝死的,送到醫院救活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哪怕在2023年同樣如此。
2023年的時候,家人心跳呼吸停了,無論如何家人都會打120送到急診科做最後的搶救,哪怕是儘儘親人的職責。
可是在1989年,老百姓因為心梗在家猝死,幾乎沒有老百姓把病人送到醫院急救。
一個是時間來不及了,另一個,老百姓窮呀,生死看淡,死了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