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嘛,哪裡有機會就往哪裡鑽,不是很正常?”
年紀大的人愛擺老資格,聽到議論紛紛,陳棋和蘭麗娟也不準備再說什麼了,反正愛咋咋滴吧。
與此同時,WGO學會的高層也在招開閉門會議。
1989年是很多醫學會的換屆年,陳棋之前在曰本的FSSH學會上沒有再次當選理事。
所以理論上陳棋已經不是國內唯一的“雙理事”了,頭上只有ICPF學會理事一個頭銜。
具體到國際胃腸學會WGO也是如此,這次米國德州會議,同樣需要選舉新的會兒、副會長、理事、委員。
由於WGO是一個大醫學組織,成員達到了十幾萬。
但是醫學會的位置就那麼幾個,會長1人,副會長10人,理事30人,委員100人。
於是爭這幾個位置的人就多了去了。
誰上,誰不上,這僅考驗一位醫生的學術水平,臨床技術,還要考慮醫生背後的公關團隊,或者更赤裸裸點,就是有沒有金主爸爸支援?
可以說能當上WGO高層的,自身傑出和背後關係是缺一不可。
當上了什麼委員理事的,不僅僅是個人名譽,更重要的是有了這個頭銜,自己的出場費就高了,也更能被贊助商看上,這可都是錢啊。
現在蘭麗娟背後有瑞典阿斯利安醫藥公司,又手握幽門螺旋菌課題,所以她已經“保送”委員成功了。
陳棋背後雖然有曰本尼普洛醫藥公司,但他的神奇內鏡手術還不有來得及推廣,按常理說,他最快要下屆才有希望進WGO理事會。
但做為WGO學會的會長格瑞斯教授卻有了新的想法。
“諸位,大家討論了這麼多天,這份理事會大名單原則上可以透過了,但我對一位醫生的任職有不同的意見。”
會議室裡40名WGO高層都是一愣,因為這位格瑞斯教授屬於溫和派,立場比較公正和中立,這才被大會兒選為會長。
以後格瑞斯在擔任會長期間,關於入選名單都是尊重大多數人的意見,但今年怎麼突然有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這時候有位副會長問道:“會長先生,請問你對哪位醫生的當選有不同意見?”
“不不不,並不是不同意,而是我覺得給予華國醫生陳棋先生一個理事會頭銜,我個人的意見,他應該當選為理事,並且可以成為消化內鏡分會的會長。”
陳棋做內鏡手術雖然牛逼,但因為手術比較急,手術後的論文還沒有發表,就連錄相帶都沒有公佈出去。
所以不少WGO的高層們都沒聽說過陳棋的大名和事蹟。
現在會長突然說要提拔這位年齡只有27歲的華國醫生當理事,還要當分會的會長,眾人腦子裡滿滿都是問號,還有就是不服氣。
不少人心裡在腹誹,難道這位陳醫生是格瑞斯教授的私生子不成?
格瑞斯教授的提議剛說出來,坐在會議室裡副會長塞格爾教授趕忙贊同:
“沒錯,我覺得會長先生的提議非常好,我贊同。”
塞格爾跟陳棋夫妻可謂是盟友了,當然要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援。
緊接著來自席德西奈醫療中心布拉德裡克教授也舉起了手:“我也贊同,陳是個天才。”
一時間會議室裡就議論紛紛起來,這理事也好,委員也罷,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陳棋想要上位肯定要擠掉一個原來的“後備理事人選”,這可是要動別人乳酪的。
有一位澳洲的醫生有點不服氣:
“會長先生,你提名那位華國醫生的理由是什麼?我想你應該舉例說明這位華國醫生的過人之處,我們才好判斷他到底能不能當選WGO學會的理事呀。”
“對呀,我們連陳棋是誰都不認識,怎麼選舉他呢。”
“選舉應該是公平公正的,不能拉人情票,這有違醫學會的宗旨。”
格瑞斯教授也不急,笑呵呵讓秘書將一盤錄相帶拿了出來,塞到了機器裡,畫面裡出來了一個手術室的場面。
“先生們,女士們,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