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
其實陳棋的腦子裡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治療方案,那就是從POEM術衍生出來的另一種手術。
經內鏡粘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英文全稱submucosaltunnel endoscopic resection,簡稱STER。
“STER術?”
張偉忠一聽就興奮了,這跟著陳院長,他時不時就能接觸一種新術式,而且都是原創,讓他這個內鏡技術宅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是的,STER術,其實做法開始跟POEM術類似,也是透過隧道打孔,到達黏膜層中間,然後再將整顆腫瘤摘除,透過隧道、食管,經口取出,手術過程並不複雜。”
張偉忠和蘭麗娟一聽就樂了,
“看來曰本方面想給我們設定難度,結果反而成就了你的名聲呀。”
陳棋聳聳肩:
“歌裡怎麼唱來著,沒有槍沒有炮,自有敵人給我們造,咱們也要感謝運輸大隊長嘛。不過也是運氣好,他們要是安排個複雜點的,或者已經是晚期的腫瘤,今天這臺內鏡肯定是做不下去了。”
西岸俊太聽不到中文,但看到剛剛還嚴肅的華國醫生突然表情放鬆了,本能覺得事情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但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這幾百人的眼睛盯著呢,哪怕要使絆子也不能太過份了。
“陳醫生,請問可以手術了嗎?”
陳棋將病歷和資料一丟,站了起來輕鬆說道:
“可以手術了,你們先準備麻醉,我們再去消個毒。”
坐在多媒體教室裡的佐久田司和手術室裡的西岸俊太都心裡一咯噔,心想難道這種腫瘤切除術內鏡手術也能做?
事實證明,陳棋不但能做,還能做得非常完美。
當他將腫瘤切除後,用“釣魚法”將腫瘤完整從患者口腔裡取出來的時候,無論是手術室裡還是多媒體教室裡,所有人都熱烈地鼓起掌來。
這回,絕大多數人都是心服口服了。
手術可不是吹吹牛打打屁就能成功的,你會做就會做,不會做就不會做。
前面說過,曰本人的性格就是崇拜強者,至少在內鏡領域,陳棋已經用4臺教學手術證明了自己的強者地位。
格瑞斯教授也在鼓掌,同時對著旁邊的助手叮囑道:
“剛剛幾臺手術的錄相你馬上讓東大醫院複製一份,過幾天在國際胃腸學會上可以播放,我期待了多看的技術革新終於有了重大突破,我們應該高度重視。”
至於陳書陳畫金夢楊一兵等10名碩士生,因為是年輕人的原因,之前有多緊張現在就有多激動。
當主持人佐久田司教授宣佈4臺手術已經成功完成後,一下子全部都跳了起來。
這場景,不知道的以為是華國獲得了奧運會主辦權一樣。
當陳棋、蘭麗娟、張偉忠從手術室裡出來,走進多媒體教室的時候,全場300位曰本醫生集體起立,再次爆發熱烈的掌聲。
佐久田司教授哪怕臉色陰晴不定,但還是強顏歡笑:
“恭喜陳醫生,你為大家展現了一場精彩的教學手術,讓我們所有人都受益良多,也一下子開啟了我們的臨床思路,讓我們知道原來在傳統外科和保守內科治療外,還有第三種治療方案的可能。
而且以內鏡為主的第三種治療方案,相比較其他兩種方案,創傷更小,病人易耐受。既能完整切除病變部位,又能保留消化道的正常機能,避免了外科手術引起的病人生活質量下降,術後恢復快。
我只能說,陳醫生,你實在太了不起了。”
格瑞斯教授也笑呵呵拍了拍陳棋的肩膀:
“過幾天,我期待著跟你在休斯頓世界胃腸病學會上再次會面,或許你會有一個驚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