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不是打群架,人越多越好。
人多,意味著你每個月負擔的工資就多,你的財政壓力就大。
在職職工的工資獎金、退休職工的退休金、職工的醫療報銷、醫院的運營開支等等,一筆筆賬算起來,真讓老郭愁白了頭髮。
對普通職工來講,誰當院長都一個鳥樣,關鍵看你能不能搞錢?肯不肯發錢。
一年算下來,職工個人收入增長了,你就是好院長。
跌了,你就是壞院長,就這麼簡單。
郭院長盡了自己的一切力量,才讓人民醫院沒虧損,沒拖欠職工工資,但也僅此而己了。
】
前文說過,八十年代的醫院處於改革變動之中,也可以說是處在陣痛期。
當初陳棋在黃壇衛生院當院長,剛開始每個月連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來,這是小醫院的普遍財務狀態。
現在到了越中人民醫院這個龐然大物當院長,可財政緊張仍然是主旋律。
人民醫院的財政狀況陳棋已經去財務科翻過賬本,純粹就是一個吃飯財政,每個月夠發工資,然後就沒了。
可是陳棋做為重生者是知道,醫院要大發展,你的裝置更新得跟得上,可這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這也是陳棋沒有全院大動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個是怕人不服,第二個是沒錢。
所以他的思路很明確,先賺快錢,把急診科給開起來。
等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再發展消化內科和普外科,把內鏡手術搞出來,成為全國的試點。
等面子和裡子都有了,再全面帶動整個醫院的發展,這叫“以點帶面”,一步一個腳印。
“對了陳棋,你準備新建急診科,那這急診科你準備放在哪裡?人員如何配備?”
陳棋站在視窗,指著醫院正大門旁邊的一個小樓說道:
“就那小樓,我看正好。”
陳棋指的是一幢二層沿街小樓,面積不大不小剛剛好。
原來是做為職工幼兒園使用的,幼兒園關閉後就暫時出租了出去,現在是個服裝市場。
郭院長看了一眼,表示認同這個地方,畢竟是現成的,只要稍微裝修一下就行,省下了一筆基建費。
“那人員安排你是怎麼想的?”
陳棋這個也思考過:
“急診科的崗位還是比較特殊的,現在我也不知道哪個醫生護士更合適,所以我決定暫時從每個科室抽調一些職工出來,看平時表現決定去留。另外我準備讓外一科的易則文暫時做負責人。
至於救護車嘛,我個人暫時贈送人民醫院一臺麵包車吧,不過是二手的,到時改裝一下,車頂裝個警報器,再把車身刷白了就行,等將來咱們有錢了,再成立一個專業的120急救中心。”
陳棋空間裡還有好多黴國購買的二手車,其中麵包車就有好幾輛,就是為醫院準備的。
他之前已經捐贈了一輛麵包車給黃壇衛生院,現在拿出來的算是第二輛了。
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在國內跟寶貝似的汽車,在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就是那麼回事,一輛二手面包車也就幾百美元。
老郭同志一聽,心裡這個感動啊。
數遍全國所有醫院,哪家醫院的院長會給醫院捐汽車的?
越中人民醫院其實有一輛“急救車”,但這輛車的作用其實更像一個移動應急車,上面裝滿了藥品和手術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