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本來應該是保持安靜的地方,但有兩個科室是絕對安靜不了。
一個是兒科,病人都是小朋友,哭鬧起來那根本就不受家長控制,所以兒科醫生一天班上下來,耳朵都是嗡嗡直鳴叫的。
另外一個就是急診科了。
說是急診科,就跟菜市場一模一樣。
這邊120急救車嗚哇嗚哇把急診病人送到搶救室裡,然後病人和家屬的哭聲喊聲、醫生下口頭醫囑聲、護士校對藥物聲、實習生喊救命的聲音,監測機器的滴嗒聲響成一片。
出了搶救室旁邊就是急診門診,好傢伙,這裡人更多。
晚上可能一個科室就一兩個醫生,這排隊能排出二里地去。
病人一多秩序就亂,加上生病了本來心情就差,於是病人與病人之間爭吵,病人與醫生爭吵,病人與護士爭吵等等,反正跟菜市場沒啥區別。
吵起來還好,碰到個不講理的病人,這又是摔東西的,又是打醫生的,旁邊勸架的、報警的、看熱鬧聊天的。
嚯~~~
比德雲社還熱鬧。
急診室像菜市場,從另一個側面不就反映出,急診病人多嘛。
病人多,能少得了業務?
再說了,晚上來看急診的,要麼是病情重,要麼是病情急,總之心越急,越不怕花錢。
到時什麼驗血b超ct生化全套,能想到的檢查全上,檢查費蹭蹭往上跑,這機器就跟印鈔機一樣嘩嘩產生鈔票。
陳棋都不用摸著石頭過河,只要學學後世的醫院是怎麼運營的,怎麼賺錢的就可以了,現成的經驗擺在那兒。
後世的醫院,已經把如何賺錢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爭取榨乾病人的每一個錢包,絕不是開玩笑的。
不是有個網路笑話嘛,一個暴發戶坐上計程車,對著計程車司機叫囂掉:
“你馬上帶我去你們城市消費最高的地方,老子不差錢。”
結果等暴發戶從計程車上下來後,就看到司機直接把他拉到了醫院裡。
這儘管是個笑話,但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在醫院那是花錢如流水,不是一般人來得起的。
有人估計看了要罵了,你個黑心的院長,你個黑心的醫生。
不黑不行啊,這越中人民醫院1200多個職工嗷嗷待哺,等著發工資養家湖口,錢從哪裡來?
都自負盈虧了,陳棋都被上級暗暗指示,探索出“醫療市場化”的試點醫院來,他只能眼睛盯著錢看。
醫院的錢,那就是病人的錢,工人還好,有公費醫療這一塊。
不過也不是特別保險,因為不少國有廠都倒閉了,或者半死不活,工人的醫藥費都得工人自己墊付,再集中報銷,可最後有沒有得報銷還兩說。
農民是最慘的,純自費,種了一年地賣了穀子,可能還不夠一次住院費呢。
不過萬幸的是,隨著改革開放深入,越中地區做為沿海地區,經濟條件還是比較好的,相對富裕,這就給陳棋找錢提供了便利。
你要是在中西部地區,人家老百姓全家就一條褲子,這種鬼地方你就算要榨出油水也沒有辦法。
老郭同志端著茶杯想了半天,然後重重點頭:
“行,反正業務這塊完全交給你了,你說怎麼辦好就怎麼辦,我們老了,思想跟不上時代了,未來人民醫院還是得靠你呀。”
老郭同志還是有自己的憂慮。
別看人民醫院體量很大,職工很多,是家大型三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