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那個死去的李強人如其名,身強體壯,妻子跟他相反,身子骨纖細,因此家裡的田地都是給李強的哥哥種,等收割時送點口糧來就行。
李強媳婦平常在家繡花賣繡品,日子過得還不錯。
只是他們家跟王大山一樣,沒能生個兒子。這李強在世還好,倒也沒人說嘴,李強一死,棺木剛落葬,大伯子跟小叔子就堂而皇之登門,把她家一掃而光,然後房子被大伯子一家給住了進去,說是自家原來的房子留給兒子成親住······
家裡的田地理所當然的被小叔子一家給霸佔去了。
時代所限,不得已啊,女人只有生了兒子才能立足。世情如此,誰又能抵抗呢?沒有兒子的人家,死後沒人上墳還是小事,而是,活著的女兒再多,也保不住自家的家業,能被人趁勢奪了。
你若是招女婿,有些女婿待女方高堂去後,多的是贅婿暗戳戳地露出可憎面目,奪家產,爭子嗣,休原配,納新婦。從貧到富,從無到有,人性的險惡越發顯露的清楚。
所以,為啥拼死拼活的要生兒子呢?!也不是老百姓非得這樣做,有那麼多重男輕女的。而是,自古以來,生男兒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這就是現實!冷酷的,殘忍的。
而久而之久的,就有了定例。誰都改變不了,也撼動不了了。
“朱管事,你辛苦一下,帶個晚把死者家屬統計一下,明早我派人來取名冊,約個時間讓他們去秦家門前取銀子。”
汪彤兒待在溱州的日子沒幾日,因此要朱管事連夜把這四十幾戶的死者家屬名單弄好。本來想讓她們直接到鹽場來領銀子的,想了想估計都是老弱婦孺的,鹽場離得太遠,自己坐馬車都得近一個時辰,她們邁著兩隻腿走路豈不要半日時間才能到?
“好好,好的,小的代替那些死去的兄弟婆娘謝謝秦大爺!”朱管事說完跪下來,結結實實的給汪彤兒磕了三個響頭。
汪彤兒猝不防及,還沒來得及阻止,朱管事已經跪了下來。
一直站在他身邊的阿貴跟王嫂子也趕緊拉著孩子跪了下來······
汪彤兒無奈,一手扶額。
她是拉住阿貴,那王家的媳婦領著倆孩子又跪著,拉住王家媳婦,那阿貴膝蓋一彎還是要給自己下跪。
算了吧,跪就跪吧。
“恩人的大恩大德,俺來生再報。”
“好好,王嫂子,快起來吧。”
既然想救助你們,就沒想到圖報。
“那個王嫂子,還要麻煩你走一趟,去西山破廟裡把李嫂子接出來,去西葫蘆街尾找顧秀才顧一鳴,他會安排你一家跟那位李嫂子住下來的。”
汪彤兒本著好事做到底的原則,乾脆把西葫蘆街的那個當初用來做秦玉墳塋的宅子,讓她們兩戶孤兒寡母的住,豈不更好?橫豎閒著在那兒也浪費。
至於埋墳塋的院子乾不乾淨,總比孤兒寡母的住在破廟強。
還有這年輕的王嫂子帶著倆女兒住在這男人堆裡,太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