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字費舍爾認識,不需要補完手冊來幫自己翻譯,是施瓦利文,似乎是某一任生命補完手冊主人留下的分析和對詩句的解析。
詩句的內容只有三四頁,但這些解析卻有上百頁,怪不得從外面看這生命補完手冊和迦勒·烏茲的遊記一樣厚。
第一首詩內容太長,費舍爾大致閱讀了一下內容,發現這首詩記錄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說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登山客正在嘗試攀登完世界上所有的山脈,他日復一日地攀登,終於有一天完成了這個壯舉。但目標達成的那一天,他卻並未滿足,反倒好像選擇錯了目標,有所遺憾那樣。
他十分困惑,便不遠萬里找到了一位遠近聞名的賢者,向他請教這個問題。
賢者聽到了他的問題,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隨後搖著頭說道,
“你之所以不滿足,是因為這世界上還有一座山你沒有攀登到頂。”
“竟然還有這樣的山?簡直是前所未聞,我明明走過了這世界上的每一寸土地,就連藏在海洋深處的高山也沒有逃過我的眼睛,現在您卻告訴我還有一座山我沒有攀登過?請您告訴我它的位置。”
“但攀登這座山非常危險。”
“我非要如此。”
“好,請你回去吧,睡一覺之後你就會知道那座山的位置。”
於是,那登山客就半信半疑地回了家,躺在了床上靜待著夜晚的到來。
很快,夜晚來臨,他也沉沉地睡去。
也就是在睡夢中,他遇見了一座他從未預想到的巍峨高山,那高山似有千仞,層層疊疊,直入雲霄,以一種難以言喻的壯闊充斥滿了他的眼睛。
只是在看見這座山的時候,登山客就確認,這就是他窮盡一生要攀登的高山。
他要攀登這座高山!!
登山客興高采烈地開始在睡夢中攀登高山。
第一座高山與它攀登的高山別無二致,只是更加險峻,更加壯觀。它有著五座突起的、看起來髒兮兮的山峰,有著六道深邃的、從高空俯衝而下的山澗。有著四座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孤崖,有著如從宇宙間垂下緞帶的銀色瀑布。
過程十分艱難,但他還是依靠著自己豐富的經驗來到了這座山脈的頂端,他氣喘吁吁地向後看去,卻發現後面竟然還有兩座一山比一山高的巨大山脈,不知道通向何處。
這位登山客不想服輸,想要接著攀登,但就在這時,旁邊的一座巨石上長出了人的五官,倏忽開了口,
“先生,先生!我是住在這裡的石頭,很久都沒有其他人上來過了,你這樣的人還真是鳳毛麟角,都快讓我忘記了我是一塊石頭了。”
“我要接著登山去了,再見。”
“你要接著往前攀登?”
“是的。”
“聽我一句勸,這裡已經是人類能攀登到的極限了。前面的兩座山,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險,光靠你是攀登不上去的。人類就住在這座山底就足夠了,為什麼要往上爬呢?”
“不,我必須要接著向上爬。”
“好吧,那隻好祝你好運了。聽說最後的一座山上住著天使和上帝呢,如果有可能的話,請替我見見他們吧。”
“好的。”
於是,登山客接著向上爬。
第二道高峰上電閃雷鳴,因為走得太高太深,咫尺距離的雷霆開始捶打他的骨頭,將他脆弱的骨頭給擊打成齏粉,讓他無法站立,只得讓他雙膝跪地地攀爬。起初他十分不適應,但很快就找到了節奏,於是他便繼續攀登。
很快,天上下起了厚重的雨幕,那雨滴在接觸他的瞬間,便將他足以辨認的外貌與血肉全部腐蝕,將之溶解,順著地面上的水流流走。他丟失了一切,面板和內臟,得以辨認與得以存在的記憶,卻依舊在奮力地攀登。
直到他穿過了如刀刃一樣尖銳的懸崖,穿過了如地獄一樣灼熱的叢林,終於來到了第三座山峰之前。
第三座山峰前面有一扇緊閉的大門,上帝座下的一位天使守護在這裡,瞧見了攀登來此的登山客,便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