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對夏國比較瞭解,便說:“沒用的,夏國不是美利堅,這種桉子找再好的訟棍也打不贏官司,放棄吧。”
在美利堅,只要給錢足夠多,黑的說成白的那都是基礎操作。但是在夏國不一樣,這個時候的夏國,還是稍微要點臉面和節操的。想要顛倒黑白,有點困難。
有人生氣地說:“根據得到的訊息,好像是那個號稱夏國首富的小傢伙搞的鬼?我們跟他又沒有什麼利益衝突,他為什麼要來插手?要不要派人搞他?”
首領嚴厲地說:“你想死你自己去,威脅一位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億萬富,你知道他有多少錢嗎?但凡他的家人少根毫毛,信不信我們的腦袋第二天就會被人明碼標價,就像是自選超市裡的待售商品一樣。”
有人不服氣,說:“難道就這麼算了?”
畢竟李佳煌是他們的人,這次栽在陸逸明的手裡,這被認為是對他們組織的挑釁。
首領犀利的目光掃視眾人,沉聲說道:“記住,我們是騙子,不是強盜和刺客,能靠腦子解決的麻煩,就不要動刀動槍。因為當你開始這麼做的時候,你的對手也會採取對等的行動,不要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這件事情,從長計議吧。”
村裡,陸逸明根本不知道,遠在萬里之外,有一群人正在商量怎麼取他項上人頭。
但是他現在確實很頭疼。
因為蘇大娥正坐在他對面喋喋不休,瘋狂輸出。
“都是因為你,鰻魚養殖這個專案才會黃的!你偷了他們的計劃書,你找關係擠走了他們,還說他們是騙子……我不管,你們把我的錢還給我。”
蘇大娥一項一項地訴說著陸逸明的“罪狀。”
在她的邏輯裡,陸逸明就是利用自己手裡面的權利,剽竊了李佳煌的創意,然後動用自己的關係,排擠掉了李佳煌。所以這一切都是陸逸明的責任。
李易文在旁邊說:“我和陸逸明當初都勸大家不要上當,是你自己不聽,非得往坑裡跳。現在虧了錢,不去找騙子算賬,反而還來找我們的麻煩?做人總得講點道理吧?”
然而,蘇大娥根本不吃李易文這一套。她雙目圓瞪,盯著李易文,尖叫道:“分明就是你們見不得別人好,私底下搞舉報,要不然他能被抓嗎?要是他不被抓,養殖合作社搞起來,我們不就賺錢了嗎?所以歸根結底都是你們害的!”
蘇大娥現如今把棺材本都投了進去,相比於殘酷的現實,她更加願意相信這是陸逸明的陰謀詭計,至少這樣讓她看起來不會顯得過於愚蠢。
但是,陸逸明可不會慣著她,面對著失去理智的蘇大娥,陸逸明知道講道理是沒用的,直接對趙鐵柱說:“把她趕出去吧。”
趙鐵柱面色不善地看向蘇大娥,說道:“請吧。”
面對著趙鐵柱殺氣騰騰的眼神,蘇大娥的脾氣瞬間就消失了,雖然心中依舊諸多怨恨,但是也不敢再找陸逸明胡攪蠻纏,嘴裡碎碎念著起身離去。
然而,不僅僅是蘇大娥這麼想,很多給李佳煌投了錢的人也都是這麼想的。
這件事情回到最初,是李佳煌拿著計劃書找到陸逸明,想跟陸逸明合夥,但是陸逸明沒有同意。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然後就傳出陸逸明說李佳煌是騙子的訊息。
再然後則是李佳煌說陸逸明拿了他的計劃書卻被他踢出局,陸逸明不講武德。
再後來是李佳煌跟政府合作,找銀行貸款,村民投資,大家一起幹活。
這個時候,陸逸明再次說李佳煌是騙子,李佳煌捐款跑路被抓。
在村民的視角里,這明顯就是陸逸明佔著自己的首富身份,官商勾結,不但搶了李佳煌的專案,還把李嘉華給搞進了大牢。
所以,很多人紛紛找上門來,要求陸逸明賠償他們的損失。
有腦子發熱的,甚至直接拿著菜刀上門,聲稱要跟陸逸明同歸於盡。
雙拳難敵四手,雖然趙鐵柱練過,但是也架不住這麼多村民,陸逸明只好給熊豔華打電話,讓他組織警力來維持秩序,保障他的安全。
現在熊豔華的仕途都被陸逸明抓在手裡,他必須伺候好陸逸明,讓陸逸明的專案落地,他好將功補過。因此,在得知有村民對陸逸明發出生命威脅的時候,他嚇得頭皮發麻,親自帶隊前來維持秩序,數百名防暴警察把陸逸明的祖宅團團圍住,保障陸逸明的絕對安全。
外界,李佳煌團伙被抓,上億資金被卷跑,這種事情是壓不住的。沒過幾天的時間,報紙上就對這件事情展開了報道,由於沒有權威資訊來源,各種揣測和陰謀論滿天飛,各家媒體的報道都跟似的,一個比一個寫得精彩,特別是首富生命受到威脅的橋段,那簡直就是流量密碼,必然大書特書。
這一天,寧雪華送陸詩詩去上學,回家的路上,看到報刊亭裡一份報紙印著陸逸明的頭像,頓時嚇了一跳,趕緊把報紙買下,看了起來。
看到報道上面說有村民拿著刀追著陸逸明砍,頓時魂都給嚇沒了,趕緊掏出手機來給陸逸明打電話。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報紙上面說你夥同買通了官員,巧取豪奪,害鄉親們賠得血本無歸,村民拿著菜刀要砍你。”
這種報道這些天陸逸明也看過不少,現在見寧雪華都看到了,頓時也是哭笑不得,說:“要不是我出手,他們才是真正的血本無歸好吧。事情是這樣的……”
陸逸明只要從頭開始,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給寧雪華聽。
寧雪華一聽有人誣陷陸逸明,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大罵道:“他們怎麼能如此忘恩負義?明明是自己貪心才會上當受騙,現在吃了虧,不去怪騙子,反倒是怪起你來了?還敢動刀子?真就欺負老實人唄?”
陸逸明笑道:“媽,沒事,種事再正常不過了,所以一開始我壓根就不太想管,也就蘇對方惹到我頭上,所以才給他們一點教訓。”
寧雪華問道:“那報紙上面說你投資搞鰻魚養殖加工,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