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新時代的債務高達55億,僅每年利息都需要5億(平均九厘,現八厘)。
當然了,新時代集團(僅母公司)此時的資產也非常豐厚:
擁有價值100億的土地儲備(土地升值),面積約820萬平方尺的住宅用地/換地權益書,50萬平方尺農地;
擁有價值30億的樓盤(包括地利根德閣部分權益),僅計算開工的;
擁有價值10億的收租物業;
擁有價值55億的股權;
擁有價值15億的其餘資產(建築集團/零售/現金流)。
總價值近210億,淨資產155億,市值139億。
由於地產升值,市值已經跟不上淨資產了!
林祖輝打算10月份以後,正式重估資產,並對外公佈。
目的很簡單,他需要市值更高,以此來供股集資、發行可換股債券。
林祖輝詢問道:“公司賬上有多少流動資金?”
梁真勳馬上道:“一共2.1億!我們現在每月回籠地產純利都在1億多元,按照目前的地產漲幅,今年光發展地產純利都可以達到12億以上。”
林祖輝計算了一下,僅利用地產純利,今年就可以將債務減持至45億左右。
相當於,今年新時代集團的純利在13億以上!
不過,他依舊不滿足,因為還會繼續貸款的。
所以,他說道:“公司籌備3億的資金,準備投入期指合約!什麼時候買進,等我的通知!”
梁真勳早就習慣了老闆的‘快、狠、準’的投資手法,所以立馬說道:“沒問題,我會盡快安排好資金!”
“不用急!我在等市場調整時間,可能一個月才能用得上!就是機會來了,我們買入也需要分批買入的。”
“好的,我知道了!”
梁真勳離開後,林祖輝在本子上計算了一下。
假設八月底或九月初,恒指跌至2500點,他就會開始買進12月期指合約;3億資金,差不多可以買入12000張。
這個投資不會影響市場,現在每天交易量都有兩三萬張,而林祖輝一般都是分批買入,一天最多也就買個七八百張。
當然了,雖然是分批買入,但市場還是知曉有大買家進場。不過,這波漲勢也算是大勢(地產和經濟的上漲),香江沒有資本可以沽空。
新時代集團投資期指合約,華人置業就投資藍籌股,雙管齊下。
也沒有指望賺多少,但最起碼都是三億以上的利潤。
......
左丹奴總部的會議室。
肥黎老正在憂愁的聽著手下彙報情況,隨著真維斯的強勢崛起,左丹奴在香港的業績竟然開始停滯。
“你們有沒有找找原因,我們的香江本土業績為什麼會停滯?不行我就換別人?”肥黎老失態的說道。
一眾高層頓時不敢發話,去年,肥黎老就一次性換了公司七成的管理層;就在別人看笑話的時候,左丹奴反而意外的好轉。當然了,當時的新團隊就是他們。
原來,在1987年,左丹奴銷售增長變緩了,企業的盈利額也出現了下降。肥黎老認識到這種昂貴的零售連鎖慨念行不通,於是組織了一支新的管理團隊,改變了公司戰略:原來左丹奴只銷售男式休閒服裝(中高階),可是經過觀察和調研,大量前來光顧其商店的是女性顧客;所以新團隊就改變了公司定位,開始銷售男女都可以穿的中性休閒服裝,重新定位於一家中檔折價銷售的中性休閒服裝的企業。左丹奴新的目標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銷售量最大化,並銷售物有所值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