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地產的會議室,林祖輝成立了一個關於收購‘國泰置業’並資產重整的工作小組;新時代地產主要有林祖輝、梁真勳,外聘顧問梁伯韜。
國泰置業是一家投資性質的上市公司,投資的有地產、工業、證券、餐飲等,資產值在6億左右;其中物業價值3億,證券價值1.5億,其餘資產1.5億;公司負債4億,市值1.3億。
負債居高不小的原因有很多:
一、物業為收租性質,雖然物業會升值,但是其高昂的利息(貸款購買物業),將吞噬物業的租金,並增加公司的債務;
二、餐飲、工業等領域的回報率並不高,佔用了公司不少資產。
三、公司去年(1985年)的純利僅為2000萬元,尚不足開支銀行利息。
當然了,這家公司本質上和那些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不同,算是一家有潛力的上市公司。
會議室裡,大家都已經對國泰置業有了一定的研究,猜測林祖輝今天恐怕要正式出擊了;上一個月的‘港澳發展’,讓新時代地產的子公司華人置業大賺特賺,振奮了整個集團系。
林祖輝開口說道:“現在開始,我們一邊和國泰置業董事局溝通‘注資入股’,取得股東大會的決議;並一邊制定資產重整方桉,‘變廢為寶’讓國泰置業煥然一新。”
會議室的眾人,精神抖擻,他們老闆的外號太多了,無一不是稱讚其能力強。
無防盜
梁伯韜作為林祖輝及其公司的顧問,說道:“那麼收購之後,林生打算怎麼定位國泰置業?我們都知道,新時代地產系的收租物業、投資證券的旗艦公司,是華人置業。”
他被林祖輝委託,參謀新時代地產系的股權規劃和架構,所以必須瞭解林祖輝的意圖。
林祖輝點點頭,他對梁伯韜很重視,而且別人都不支幹薪,純粹是幫忙性質的參謀他旗下公司的架構和規劃。
“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利用一系列操作,將國泰置業的資產值和淨資產放大;這樣一來,新時代地產的利益就增加,這就好比一個尋寶遊戲,我們找到了寶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梁生所說的公司定位,其實很簡單,國泰置業以後將會成為新時代地產管理酒店的旗艦公司。”
酒店,對於一家地產公司來說太重要了,更何況林祖輝也很喜歡住酒店,喜歡開房。
梁伯韜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這樣就完美了!”
梁真勳也說道:“按照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老闆的智慧,國泰置業很快就可以煥然一新,資產、市值都大大的增加,我們再利用股市集資,很快就可以收購酒店資產。”
要想進入酒店行業,肯定是需要大量的資本,所以要懂得利用上市公司可以供股集資、可以將股民的錢為己用的原理,去收購酒店業務,再進行消化。
比方說,新時代地產這次打算拿出1億資金,用於發展酒店業;但是新時代不考慮直接購買酒店業務,因為這樣購買不到太多或太優質的業務;如果拿起收購國泰置業,然後在將國泰置業資產重整,接下來就是可以利用優質上市公司進行大手筆收購酒店業務,而且資金還是源源不斷的從股市集資。
林祖輝看向梁伯韜,說道:“這次收購國泰置業,資金方面由你們萬國寶通提供貸款,有問題嗎?”
梁伯韜毫不猶豫的說道:“沒有問題,這個我來操作!”
由萬國寶通提供貸款,就相當於梁伯韜的部分酬勞;而新時代地產系雖然負債率排列全港前列,但信譽好、發展潛力大,讓很多銀行家忽略了負債率。
何況,就這筆業務而已,抵押的是國泰置業股份,和新時代地產系毫無關係,也不增加負債,屬於專項貸款。而國泰置業本身經營沒有問題,旗下淨資產2億,銀行怎麼會擔心呢!
林祖輝接著說道:“關於國泰置業的資產重整方桉,我參考很多桉例,大概總結了幾點:第一、利用我們和銀行的關係,爭取一筆2億元的新貸款,給我們留足夠的重整資產時間。”
要想安心資產重組,也得債券人答應,總有部分債券人不放心,擔心你將公司的資產變沒了,還不起他的債務;所以必須借一筆錢,清償那些快到期的債務。
當年,韋理和羅旭瑞聯合起來,收購富豪酒店和百利保,其中關鍵一點就是韋理利用自己和滙豐銀行的關係,一次性借貸了7.6億的鉅款貸款,以保證兩家上市公司資產重整。
“第二,出售非地產、證券的業務,回籠部分資金。”
“第三,迅速購買新的優質地產資產,賣掉的是‘不賺錢’資產,購買的賺錢的優質資產。”
“第四,供股集資,再購買優質資產。”
聽著林祖輝的指揮,大家紛紛記錄下來,老闆雖然說的是大綱,但卻是醫治公司的‘良藥’。
會議結束前,林祖輝說道:“資產重組方桉要迅速拿出來,這樣我們還可以爭取到國泰董事會的支援!”
眾人欣然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