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林祖輝的影響力太大了。
結果,次月(11月)倫敦金便暴漲80美元每盎司,12月又漲了50美元每盎司,達到了860多美元每盎司。
有些意思!
傳媒大廈。
林祖輝在辦公室裡,瀏覽著‘新浪影片’,並一邊聽取‘新浪影片’總裁郝東健的工作彙報。
如此‘低階’的總裁,能單獨向林祖輝彙報,很顯然是因為涉及‘文化產業’重要業務。
“新浪影片目前的會員已經突破500萬,在臺島、新加坡、東南亞成為流媒體網站NO.1,在日本亦有約80萬的會員,在韓國有約10萬個會員”
“《魷魚遊戲》已經開始拍攝,採用邊拍邊播的模式.作為新浪影片的首部‘自制劇’,我們投入的巨資拍攝,預計總投資6000萬港幣.”
聽完彙報,林祖輝點評道:“自制節目,是流媒體必經之路,也是獲勝的法寶。另外兩個法寶,便是:一、將流媒體和傳統電視相結合,讓電視使用者也可以成為我們的會員,觀看我們的節目;二、投資本地內容,更有利於在本地的發展,例如在泰國發展會員,就得投資泰劇。可以說,掌握了這三條法寶,新浪影片在亞洲,甚至在歐美,都有不錯的發展潛力。”
郝東健聽得熱血沸騰,這位老闆果然眼光長遠,善於佈局將來。
“好的,我記住您的話了!”
流媒體的三個法寶,第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就是前世奈飛的第一個自制節目《紙牌屋》,斥巨資1億美金拍攝,在傳媒電視紛紛嘲笑奈飛是自尋死路時,《紙牌屋》卻給奈飛帶來前所未有的成功,近次月開通的會員就達到300多萬。
第二個法寶,流媒體和傳統電視相結合,例子就是前世李澤楷的‘V臺’,透過傳統電視臺和網路的相結合,在東南亞也發展的很不錯。當然了,他那個只能屬於小打小鬧,稍微取得一點成績就吹噓上了天。但是,別人的方法是用對了。
第三個法寶,亦是前世奈飛在亞洲發展的策略,一開始,奈飛遲遲打不開韓國的市場(民族文化自尊心),直到投資了《魷魚遊戲》後,一舉開啟了韓國的市場;在日本也是如此,奈飛投資日本的動漫產業,以此來開啟市場。
所以說,透過這三個法寶,新浪影片在亞洲一定可以成為流媒體巨頭。
唯一可惜的是,這個流媒體巨頭沒法進入內地市場,但出內地、北朝以外,全球的網路都是互通的。正因為如此,新浪網漫、新浪影片,被林祖輝寄予厚望。
目前,新浪影片購買了香江電影、綜藝、劇集的影片,也購買了一些當地內容,在整體內容上無從挑剔。
而超過500萬的會員,絕對是個很了不起的成績,這其中的原因,有前期很多策略正確的原因,比如‘百萬美金演算法競賽’、‘網路網速最佳化競賽’,這些比賽雖然花費了大量的資金,但不僅獲得技術上的昇華,還在亞洲甚至世界獲得了很大的名氣。
說實在的,就是奈飛都被認為是跟著新浪影片的發展走。
最後,林祖輝對郝東健說道:“新浪影片雖然長期處於虧損,但這些無需你們操心,總之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增加會員’,在亞洲發展成流媒體巨頭。至於資金的事,新浪影片上面有新浪網,新浪網上面還有傳媒集團,無需擔憂。”
郝東健信心十足的說道:“好的,我們一定努力,將港流傳播給整個亞洲,甚至整個世界。”說完,他甚至湧現一股強烈的自豪感,香江電影《寄生蟲》上映近一年來,在全球斬獲非常多的獎項,更是有人預測《寄生蟲》將衝擊今年(2009年)奧斯卡。
這就是香江的文化產業!
待郝東健離開後,林祖輝的腦海裡也想起最近半年多《寄生蟲》所取得的成績,確實非常亮眼;至於奧斯卡給不給獎,都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在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已經取得了大獎。
而此時,林祖輝對於韓國文化產業已經抄襲的差不多了。
所以說,香江電影這一世能輝煌至2010年,至於將來相信也不會成就低的;其實很簡單,香江電影有夢工廠的招牌,而夢工廠並不會為內地票房,而做出什麼妥協(也沒有人讓夢工廠妥協,無非就是能不能在當地上映的問題),因為‘傳媒集團’是一家年盈利200億港幣的巨頭,拍攝一些有深度的電影,不會猶豫的。
這幾年,夢工廠每年拍攝5~10部電影,這些電影都已經脫離了香江原來的風格,而是有深度,從小人物發掘人性等風格。當然了,最近七八年是抄襲了前世韓國七八部經典的電影,就連《海雲臺》這樣的災難片都沒有放過。
抄襲七八部電影,對別人來說,也許改變不了香江電影,但對於夢工廠來說,則是改變了香江電影的格局。為香江培養的導演、編劇等,為將來打下了很大的基礎。
“電影沒有什麼可抄襲的,到此為止吧!”林祖輝輕輕的自言自語說道。
至於綜藝方面,也已經全部抄完了,《xman》、《情書》、《無限挑戰》、《我們結婚了》、《家族誕生》、《我是歌手》、《偶像101》、《runningman》、《冰箱來了》、《叢林法則》等,幾乎一個不留。
很多綜藝在亞視翡翠臺沒有檔期,就直接安排在其它頻道,包括安排在亞洲衛視。
目前,翡翠臺的週五是《音樂銀行》、週六是《無限挑戰》、週日是《runningman》,這三個節目再播放七八年都沒有問題,《音樂銀行》當然是長期節目。
“綜藝也沒有什麼好抄的了!”林祖輝感嘆道。
好在這些綜藝節目後續將產生大量的版權收入,足夠傳媒集團再吃幾十年。
當然,最重要的是,亞視集團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PD和作家,他們也會創造新的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