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切爾西地產的管理層們,其實沒有選擇權和決定權的,不過他們對於交易一事也是熱衷的,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
富利集團在歐美地產界大名鼎鼎,可是十足的明星巨無霸地產集團,雖然背後是華資,但管理層幾乎清一色的歐美人才。正因為如此,這個集團才沒有‘水土不服’,也是因此,林祖輝被評為世紀最佳管理者。
“威爾先生,對於收購切爾西地產,我們非常有誠意,這次我們帶來了新的報價,它值42億美金(包括債務)。按照市場對切爾西地產的估價,這已經產生了10%以上的溢價。”
reit方的負責人威爾依舊不滿意這個報價,說道:“你們似乎沒有計算企業附加的價格,切爾西地產目前是奧特來斯界的no.1,目前還在擴張中。如果價格太廉價,我們何不繼續發展下去,賣出更高的價格呢!”
史蒂文笑著說道:“我們總不能以未來的價格,買下現在的資產吧!”
雙方一番交鋒,都比較有誠意,但最終還是價格上達不成一致。
........
林祖輝得知第二談判的結果後,思考一番對史蒂文說道:“切爾西地產雖然是奧特來斯的no.1,但是第二名坦格爾工廠直銷中心和他的場所面積很接近,就是第三名的‘第一零售’也是落後不多。”
史蒂文作為跟著他多年的大將,不僅忠心(來源神秘的人格魅力),重要的是能力非常突出,他很快明白林祖輝要表達的意思。
“boss的意思是,我們放出試著和坦格爾工廠直銷中心接觸,再放出風聲?”
“可以這樣,但是要同時和切爾西地產談判,畢竟輿論不會起到決定性貢獻,只能作為助力。至於價格方面,可以繼續做出讓步。”
有時候購買資產就是如此,不能因為微小的價值,而錯過優良的資產。
史蒂文明白林祖輝的意思,說道:“沒問題,這一次談判其實也快取得進展了。”
林祖輝點點頭,說道:“後續我就不參與了,大權在你手裡!”
“好的,boss”
買貴與否,其實他這個老闆都沒法決定,畢竟他是想買下來,但又不是直接參與收購。所以,價格就是控制在史蒂文等高管手裡。
大家這些年的共事,已經建立了足夠的信任。
當然,類似這樣的事情也有些不愉快,但不是在林祖輝的企業裡,而是李超人的企業裡;據說馬世民離職前,李超人有對馬世民當年高價購買赫斯基有些不滿,當然這是媒體的報道。
至於林祖輝對手下們談判有沒有不滿過,他可以對自己說,從來沒有不滿過,甚至都沒有在意過;更甚至,他還覺得手下們幫他省了不少錢,如果是他來談判,溢價會更多,畢竟眼光長遠,相反不會省當下那點。
......
果不其然,在富利集團和切爾西地產reit方的第三次談判中,雙方很快達成了交易意向。
之所以如此順利,首先是富利集團同意以43.8美金(包含債務)進行收購,這個價格離reit方雖然還有一兩億美金的差距,但是他們也不是不能接受;
其次,聽聞富利集團在和談坦格爾工廠直銷中心接觸,reit方也擔心這個交易徹底作廢;
最後,當然是此時歐美經濟還不是特別明朗,價格有賺就可以出手了。
......
富利集團‘高調’進入奧特來斯的事情,很快被美國媒體報道出來,有媒體再次把林祖輝形容成‘美國地產大王’。
當然,高調不是林祖輝的本願,但是‘切爾西地產’作為奧特來斯界的老大,自然是備受關注;而且富利集團也是行業的霸主,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
好在,商業地產領域幾乎不會受到政治影響,除非兩國關係特別交惡。前世在2015~2017年時期,z資企業一年要在美國花100億美金購買商業地產。而目前,雷曼等美國地產投資公司,也有大舉投資華夏的地產業。
在林祖輝的想法裡,地產就是新時代集團的核心中的核心,只要集團負債率低,那就是穩妥的收租老。
至於2020年以前,林祖輝也只是會套現部分地產,而不會大舉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