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寫字樓方面,租金只有市區的一半,也賺不了多少!
就算可以將住宅捂起來,待地產回暖出售,但期間每年產生的利息,也是不菲。
所以,很快林祖輝透過媒體,轉達了自己的聲音。
第一,他一開始的想法是港府將土地賣給自己,由自己私人投資公司進行開發,是港府對於這個專案負責,才願意放棄高額的賣地費,參與進來,為香江發展做出貢獻。
第二,這個專案自己不看好能賺大錢,若是有發展商願意加入,自己表示歡迎;凡是有意投資,皆可以入股,但專案由經緯資本和港府一同主導。
很快,媒體上紛紛轉載了林祖輝的言論,一時間再次熱鬧極了。
可以說,輿論再次調轉了方向,偏向了林祖輝這一方,因為:
第一點,林祖輝的意思很簡單,他不缺錢,可以買地獨立發展,是港府認為這個專案需要政府監督,所以參與進來。
第二代,這個專案‘不賺大錢’,大家有意投資,林祖輝表示歡迎。
一時間,九大地產商也紛紛討論起來。
.......
新時代。
鄭家純對梁志堅說道:“我瞭解他,他說不賺錢可能還真不賺錢!”
梁志堅懷疑的說道:“沒道理不賺錢啊,光380萬平方尺的售價,就是180億左右;建築費就算80億,再加上稅收、利息,120億的成本總夠了吧!酒店、寫字樓、零售部分的租金,每年也是不菲.......”
鄭家純頓時也思考起來,說道:“可能他不看好香江後市,當然也有可能那些租金都要用於發展數碼港的科技產業。所以,這個專案確實賺不了大錢!”
梁志堅只得說道:“總經理的意思是,我們不參加了?”
鄭家純點點頭,說道:“算了,我父親也是這個意思。畢竟,如果以林祖輝的權勢,就算不讓大家加入又如何,鬧騰兩天,還不是一樣和港府達成合作協議。”
梁志堅一想,還真是這樣,大家鬧歸鬧,但如果港府和林祖輝簽署合同,大家能做什麼呢?
“好的!不過租金只有市區一半(灣仔一半),還真是有些打擊樓市啊!”
“不能這樣說,他林祖輝是香江最大的收租大戶,有損失也是他最大。好在只有150平方尺寫字樓,影響不會很大。”
.......
和鄭氏父子差不多看法的,還是有好幾家地產商,他們突然也覺得加入這個專案(受管制,以及目前地產在下跌),不會賺多少,所以紛紛不再發聲,以示不參與。
而仍然認為這個專案可以大賺的,有希慎置業、長實、置地、新鴻基、鷹君,他們公開希望參與其中。
林祖輝一看,都是幾家對他不太‘友好’的公司,所以他們不信任自己,立馬決定拉大家入水,為香江的科技產業做一份貢獻。
他也把這個專案交給新時代集團來做,畢竟再交給經緯資本來做,已經沒有意義了。
假設這個專案在1995年開始動工,很顯然1997年還能銷售一期的期房,但之後香江房子從8000~10000元每平方尺,調到3000~4000元平方尺左右,這個專案便不再有太大的利潤,可能微利,也有可能持平。
但不管怎麼說,林祖輝的目標是‘數碼城’,寫字樓吸引科技公司入駐、零售面積可以出售電子產品和電子零件、酒店可以吸引客人、住宅可以提供科技人員的住所。
至於大公司入不入住數碼城,相信以林祖輝的人脈,以及自己的產業,遠比前世李澤楷做的好幾倍。
新時代集團很快成立專案,當然還吸納了經緯資本的專案組和資料,很快就進入狀態。至於那些願意加盟的地產商,林祖輝畫出25%的股份給他們,而新時代集團自有30%,剩下的45%由港府持有。
數碼港落成後,當然是要以公司的形勢獨立經營,林祖輝的初心就是為香江發展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