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商人也順利的到達了森林中的市場裡,修建道路的人類也沒有受到攻擊。
但李昂還是覺得不安,因為諾尹爾傳來了訊息,阿爾達利安的部隊依然沒有回到他的領地。
他似乎完全消失了,沒人知道他去了哪兒。
不過,沒人搗亂終歸是好事,白鹿堡和諾多之間的第一次交易已經開始小規模的運轉起來。
諾多們其實很需要人類的商品,尤其是布匹、糧食,以及香料和生活用具。
這些東西諾多森林裡太缺了。
書籍也是緊俏貨——諾多們都是知識分子,但他們很難弄到人類的書。
當初溫蒂爾芙問李昂工資,就是為了到人類社會買書看,溫蒂很喜歡看各種。
但需求雖然很旺盛,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諾多們沒有錢。
準確的說,他們是不用錢,他們平時不用第納爾這種通用貨幣。
其實,站在人類的角度來看,諾多精靈們都是很富裕的,他們每一個都能拿出大量的優質皮料、貴重藥材、精美的工藝品,甚至還包括一些附魔裝備。
壽命長嘛,多年的儲備是真不少,如果論這些儲備的價值,每個諾多都稱得上是富翁。
但問題是,他們已經幾百年沒怎麼使用過金銀貨幣了,沒有用錢或是存錢的習慣——在諾多森林是用不上第納爾的,諾多之間的交易基本上也不需要用到貨幣。
畢竟他們相互之間都很熟悉,諾多精靈之間的交易就像是和朋友商量一樣,完全靠信譽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花錢。
當然了,諾多們都能意識到與人類交易其實是需要第納爾的,他們都有文化,能夠理解貨幣存在的意義,只是手裡確實沒錢。
偶爾遇到能拿出來幾個迪爾汗的諾多精靈,也不過是從進入森林的捕奴隊身上弄到的戰利品……能摸出第納爾的都沒幾個。
這就使得一開始只能以物易物。
但這樣一來,交易量就顯得比較慘澹,因為現在路還沒修通,諾多們最需要的糧食和布匹暫時無法大規模的送進來。
目前進入森林需要在原始森林中翻山越嶺,所以進入那個貿易市場的商人們帶的商品都很少,大多都只帶了高價值的香料或玻璃製品之類的東西。
這些東西以物易物倒是沒問題,但問題是太少了,半天就用完了……
同時,商人們帶的第納爾也不多,沒法收購太多諾多工藝品和附魔武器。
這就不僅僅是因為路途難走了,而是因為商人們擔心路上不安全。
事實上諾多們也樂意用自己的貨物換取貨幣,但由於兩邊都沒帶太多錢,交易量自然也就大不起來。
於是,人類與諾多的第一次規模化交易完全沒有形成規模,顯得略微有點慘澹。
其實商人們和諾多們倒是全都能夠理解,畢竟路還沒修通,商品數量不多。
但領主大人相當失望——如果市場初期成交量一直比較低,就無法在諾多們心裡形成需求慣性。
這可不是好現象……
環境會影響人的判斷,第一批人類商人是冒著風險進來的,如今市場看起來有點慘澹,下一批商人可能就沒這麼高的積極性了。
而人類商人積極性要是不夠高,諾多們也就不會太在乎這個市場……要是形成了遞減效應,這個市場就沒意義了。
這也是領主大人沒有打算單靠自己直接經營的原因。
直營當然能獲取最大利潤,可是一開始自己沒那麼多資金和物資,不能形成規模。
要做平臺
就別想著能把好處全佔了,開放性的平臺才能形成指數級遞增的規模效應。
如果一個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能小規模經營,那麼這個市場就會顯得沒那麼重要,以後就很難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