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是為了改變巴克斯人侵略者的形象,儘量融入潘德本土,降低原住民的對立情緒。
同時,這個政策也能起到另一個作用——豐收女神的形象美麗而豐盈,用這種充滿了美好向往與富饒希望的主神形象,主動的填充人民的信仰,可以抑制拜蛇教的傳播。
畢竟和一條長翅膀的大蛇比起來,豐收女神僅僅從形象上看著就顯得更有親和力。
隨後,馬略皇帝親手將巴克斯帝國傳統的民等法完全銷燬,重新頒佈了公民法。
公民法取消了人的等級制度,規定巴克斯人與潘德原住民都是帝國公民,地位平等,沒有高下之分。
馬略皇帝並沒有完全廢除奴隸制,但他給了包括奴隸在內的所有人一個上升階梯——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軍團作戰,建立戰功就能提升地位。
但如果加入了拜蛇教,無論以前是什麼身份,都將被視為奴隸。
同時,他將很多潘德原住民提拔為領主,分封本地領主對那些無法約束的地方進行自治。
在民政中,傳統‘護民官’的一票否決權也被取消,改為領主、上級執政官、民選護民官共同評議的合議庭制度。
護民官本就是從平民中選出來的代表,由於以前只有巴克斯人才被視為人,所以原本的護民官都是巴克斯人,他們也只會向著巴克斯人,不會保障潘德原住民的利益。
而新政策中的民選護民官,是按人口比例從村民中選出,來自所有民族的人都有,對民眾相對更公平一些。
這是在全面向潘德本土靠攏,或者說將巴克斯人全面融入潘德大陸。
並且,他在巴克斯帝國實施了徹底的兵農分離,以募兵制替代義務徵召,然後新組建了多個規模化軍團,而且這些新軍團都由國家或皇帝本人統一提供裝備。
——這種職業軍人制度,其實比潘德本土的騎士徵召制度要更先進,平民的上升機會也更多。
他新組建的‘不朽者軍團’也完全不在乎招募的是潘德人還是巴克斯人,軍團內一視同仁。
而帝國角鬥士部隊,則全都是從競技場裡爬出來的奴隸和罪犯。
這使得巴克斯帝國得到了廣泛的兵源,所以最近這十幾年巴克斯帝國在面對烈獅王國時,大多時候能處於上風,佔領了不少地盤。
這神、民、軍三方面一同進行的政體改革,在這二十年裡將巴克斯真正融入了潘德,也給大多數人民帶來了希望,內部矛盾漸漸平緩,巴克斯帝國的國力也越來越強。
馬略皇帝的改革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光輝十字騎士團的大力支援。光輝十字騎士團的學者們甚至幫助馬略皇帝建立了一些神學院,不僅傳播達米亞的信仰,也傳播更科學的醫術。
傳播神學與醫學常識也是能抑制拜蛇教的,同時也能讓巴克斯這個國家得到民眾的認同,安森就曾在博識城的神學院就讀。
這些新政使得馬略皇帝得到了很高的聲望,巴克斯境內的潘德人大多都不再將他視為征服者的後裔,而是把他看作一個真正的帝王,只是民族不同而已。
從侵略者,到得到本土人民承認,巴克斯帝國用了一百五十年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但取得實際效果的改革政策都是馬略皇帝頒佈的,他只用了不到二十年。
這二十年裡,他必然要面對巨大的壓力,要拋棄傳統,要面對巴克斯族人的反對,還要頂著各種內憂外患完成國策改變。
作為異邦統治者,主動尋求融入潘德並將權利還給潘德人,這種做法,遠比做一個純粹的征服者要勇敢得多。
當然,馬略皇帝發起的改革條款並不僅僅只有這些,但更多的內容安森和莎拉也都不知道了。
莎拉找到的資料當然都是考證過的,那種沒有把握的傳聞她是不會說的。
就像與烈獅公爵阿爾弗雷德在稱王之前那幾個月裡發生的具體事情,她沒找到資料,所以她不會胡亂揣測。
她會將判斷留給領主大人自己來做。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優秀外務官的作風——不在工作中新增個人主觀臆測,只客觀的收集資料執行事務。
李昂一路上都在消化這些內容。
對於他而言,這些歷史資料的作用相當大,這不僅能使他印證自己原本的策略,還能帶給他學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