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武力壟斷造成的矛盾。
高位貴族想壟斷武力,但騎士團這種武力團伙卻並不一定願意聽話,因為他們可能有不同的信仰,而且說不定裡面有一半的成員支援政敵。
那麼貴族們自然就很不放心,畢竟騎士團內部勢力增大,從武力走向政治,壓倒高位貴族的情況也曾經有過。
所以騎士團的建立都是被嚴格限制的,也是一直被各個國家嚴格管控的。
於是,為了籠絡住手下的騎士,貴族領主們逐漸放權,讓騎士們品嚐到屬於貴族階層的權力,以特權來抵消騎士們對信仰或愛好的傾向性。
這種放權,就使得騎士領成為了完全的獨立領地,騎士們漸漸成了自己領地裡的土皇帝,並且形成了法理,騎士也切切實實的成為了真正的貴族。
土皇帝一般的特權確實很誘人,從這以後,就很少會有騎士背棄貴族。如果騎士團和自家領主之間發生矛盾,大部分騎士也會選擇服從於自家領主。
這種土皇帝模式很容易催生一些邪惡的事情,比如殘暴的虐待、壓榨平民;比如各種姦淫擄掠;比如雷尼爾那種燒燬劫掠自家村子的混賬事。
所以李昂並不願意分封麥香領的土地,免得出現一個地方兩個世界這種破事。
與其等到造成不良後果之後再去彌補,還不如一開始就別開這個口子。
除非是弗來徹那種不在核心領地旁邊的飛地,那確實需要騎士獨立管理。
分配人員的事情並沒有耽誤太多時間,大家都很配合。
隨後,以每個‘部門’和‘生產組’為單位,領主大人開啟了內部競爭模式。
作為潘德大陸著名無良資本家,領主大人直接將開墾土地的事兒搞成了銷售團隊一般的量化競爭……
北極星指標,也就是核心指標,當然是每季的有效盈收……
但目前的短期指標,是墾荒面積。
由於目前幾乎所有領民都是無產者,因此領主大人還第一時間開啟了助農貸。
這不是貸款,而是借貸糧食和種子。
也就是讓每個生產組按戶登記,每天到庫房領取糧食與種子,並且記賬,但收穫後是要連本還上的。
簡單來說,這就是成本消耗。
畢竟核心指標是有效盈收,而不是總產量——扣除了所有成本的才算盈收。
四個部門,排行第一的,管理層分紅翻倍,領民們只需要交三成稅,並且免還助農貸。
排行末尾的部門,管理層分紅沒了,領民得抽四成稅,而且要連本帶利(雙倍)還助農貸。
小組之間也有競爭,排名前三的小組,負責管理計程車官會得到等同於斬將奪旗的重獎,領民可以被授予麥香國際的股份!
至於成績最差的幾個組……全組領取‘懶漢’牌子,掛在他們的農莊。組長暫時失去作為士官的所有福利,組內成員將在農閒時負責領地裡的各種苦力活,直到今後用表現洗刷恥辱。
積極性這不就調動起來了麼……
而且領主大人用這種方式輕而易舉的掩蓋了他的核心目的——所有田地實質性的主人依然是李昂自己,他並沒有把農莊授予任何人,只是讓他們耕種並且獲得土地的產出。
資本家嘛……怎麼會把生產資料直接交給員工呢?
整個領地裡,只有最開始那八百畝土地是完全屬於最早的那一批成員,有地契那種。
這是給老員工的福利——這些老員工,就是如今計程車官們。
也就是梅騰海姆人、弩手們、以及第一批領民中的大部分,人數一百出頭。
作為初創成員,這些人跟隨他經歷了不少危險,自然也得有不同的待遇。
李昂可不打算搞什麼大鍋飯,雖然他現在在領地裡聲望夠高,搞出個公社模式估計也行得通,但大鍋飯不適合將來的發展,所以他用了商業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