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早有打算的他,明白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進行新一輪擴張了。
東海郡的東面是太平洋,對面的美洲太遠。
以現在的航海技術,需要從南洋島鏈,順著洋流去墨西哥,或者往北,沿著海岸線透過白令海峽。
這兩條航線的路途都太過遙遠,即使想去也是東海郡周邊擴無可擴之後。
南面的澳洲只有一些生番土著,隨便派些人就能搞定。
這些年呂宋那邊,順著伊裡安島往南,發現的島嶼基本掃清,沿途島嶼都成為中轉補給點。
而前往澳洲的先遣部隊,在那裡也已經有了落腳之處,還和當地生番做起了生意。
那裡的生番沒什麼領地意識,也沒什麼戰鬥力,還處於刀耕火種的時代。
只等東海郡人口飽和之後,將來移民過去就能慢慢佔領同化。
東海郡的北邊是倭國和大魏,暫時還都不能動。
倭國那邊有議和條款壓著,只要對方準時給錢,並且讓東海郡暢通無阻,就暫時沒有必要再動刀兵,只要緩緩吸血,等到那邊想要反抗,或是孱弱不堪之時,再一舉鎮壓即可。
而大魏作為東海郡的大後方,人口和原料的供應地,自然也不是時候。
所以,東海郡想要擴張,就要往西。
往西有兩個方向,一個就是佔婆、滄瀾等國的中南半島。
另一個就是和海西人爭雄,佔領滿刺加一帶。
眼下馮一博的選擇,自然是兩個都要。
聽到這樣的話,秦鍾竟有些微微失望的嘟囔了一句:
“只要南海嗎?”
馮一博不由失笑,搖頭道:
“飯要一口一口吃,中南半島地勢複雜,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資源,全面佔領只會牽扯黑龍軍的精力,完全是得不償失。”
見秦鍾雖然點頭表示認同,卻依舊有些不甘,他又安撫道:
“只要佔領了沿海區域,他們就成了籠中之鳥,早晚也飛不出東海郡的手掌心。”
整個中南半島內部的地勢太過複雜,叢林密佈,山多水深,全面佔領不僅費時費力,利益也不大。
而馮一博要的,就是用最小的兵力,壟斷海洋貿易,如此才有餘力發展東海郡,避免落入戰爭的泥沼。
而且按照他的戰略部署,整個南海就成了大魏名義上的內海,實際控制權卻在東海郡的手裡。
東海和南海都在手裡,可就不僅中南半島,大魏也被包在籠中!
到那時,東西方的海上貿易就會徹底被東海郡壟斷。
造幣權、海貿權,都落入自己的手裡。
東海郡此後哪怕再無寸進,只要能保住這兩樣,就可以坐享其成,甚至暗中操控無數國家的生死。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實力。
只有東海郡的艦隊和火器一直保持戰力壓制,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
而大魏的改革,也是馮一博想要一個穩定的大魏。
因為只有穩定的大魏,才能穩定的提供原材料和人口。
現在的大魏天災人禍不斷,權貴壓榨又狠。
若是置之不理,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揭竿而起。
所以馮一博的改革,實際上就是割士紳的肉,為大魏續命。
新政只要執行到位,大魏就才能從根本上恢復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