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侯爺喜得貴子!」
「恭喜侯爺府上添丁!」
「恭喜一博後繼有人!」
「恭喜侯爺喜得麟兒!」
一眾親朋和文武百官,一見到馮一博就紛紛送上祝福。
「感謝感謝!感謝諸位。」
馮一博不時抱拳回應。
客人來的差不多了,劉正和楊明新就過來匯合。
「我看今日新黨、新貴皆有人來,唯獨開國一脈派了些沒什麼頭臉的人,只賈史王薛幾家有大人過來。」
新黨之中,不少也是李守中的學生,自不必說。
陳勤之和張修慎也已經在裡面和李守中說話,賈雨村和趙舜君也陸續到了。
內閣四人,加上張松越的兒子,這個陣容足以代表大半文官。
新貴投靠馮一博的不在少數,各家也都或親自過來,或是身在外地,也有重要人物過來。
而開國一脈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賈史王薛幾家不用多說,看在薛家的份上也得來。
賈家是賈政帶著賈璉、寶玉、李紈、賈蘭、探春、惜春一起過來的。
史家是衛夫人帶著湘雲來的,王家來的王子騰長子王仁。
薛家本來就在馮府,自己人就都投入招待之中了。
楊明新在前面負責寫禮,自然清楚來的都是什麼人。
說到這裡,他又補充道:
「對了,還有一個牛家,牛繼宗雖然沒親自過來,卻也有另一房的牛承祖過來了。」
劉正聞言,介面道:
「牛家是想緩和一下,上次朝堂就能看出來,可他又不想徹底倒向咱們,自然不會親自到場,也算留些緩衝的餘地。」
他是端方君子,但不是傻子。
何況,如今的朝中局勢已經明朗。
新政最大的敵人,就是分封土地最多的開國一脈。
任誰看來,失去皇權作為倚仗的開國一脈,都已經是砧板上的爛肉。
識時務的,就該如史家那樣。
然而,近一個月過去,開國一脈卻是悄無聲息。
牛繼宗雖然在朝堂上表現出一點傾向,私下裡卻沒有任何動作,大有坐山觀虎鬥的架勢。
這也是牛家的一貫風格。
「無妨,本來和他們也沒什麼往來,不過是薛家和他們有些交情。」
見馮一博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劉正又道:
「終究要看北地那邊如何,若是王子騰失敗,九邊告急,一博這邊怕是立刻四面楚歌,新政也就無法再推行下去了。」
楊明新點點頭,又面帶埋怨的道:
「雖然現在傳回的訊息來看形勢尚可,可這個王子騰也真能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