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走後不久,馮一博就寫了一封奏疏,遞了上去。
其實在戰後,倭國就已經和大魏恢復了貿易往來。
只要東海郡那邊不阻攔,這些倭女化整為零,分批渡海,大魏這邊也不會過於干涉。
即使被人發現,有科道御史彈劾,馮一博隨便搪塞一下就行。
但為了避免東海郡先開這個頭,將來被人攻訐。
馮一博還是決定將這事稟明朝廷。
在奏疏中,他不僅陳述了倭女來大魏“務工”的請求。
還順便將倭女不通言語,很可能會淪落風塵也提了一下、
想必,景順帝和內閣見微知著,能明白其中的關係吧。
這邊朝堂還沒反應,暫且不提。
只說烏飛兔走,很快就到了十六這一天。
一大早,馮府外就車水馬龍。
僕從成群結隊,護送著賈府的姑娘媳婦。
還有黛玉的車馬,也一起抵達。
不問可知,她們自然是來馮府參加詩社的。
賈璉得了信兒,便將訊息告訴了內宅。
李紈聽說,就開始組織人手。
先是讓寶玉把黛玉、湘雲提前接到榮府,又和探春將一應事務處理乾淨。
隨後才和賈母、王夫人等長輩請示。
兩人知道她有陣子沒去看望父母,自然不會阻攔。
何況還有寶玉幫腔,過程自然很是順利。
賈璉、寶玉留在前面,由馮一博和薛家兄弟接待。
一眾爺們在廳中飲宴沒什麼好說。
單說女眷們去了後院,先去見了幾位長輩。
隨後就都到寶釵院裡接受招待。
正院之中,很快就歡聲笑語一片。
桌上一應俱是海外稀罕物,新鮮瓜果,各色小吃應有盡有。
這些在馮府不算稀奇,卻讓其餘眾女大飽口福。
就連馮府的妻妾,在邊吃邊聊中,也覺今日小食格外鮮甜。
眾女好不熱鬧,可迎春卻發現身邊的探春有些不對勁兒。
她看著也和大夥兒一起說笑,但偶爾無人注意的時候,就會微微失神。
眉宇間透出一絲,往常從未在她臉上見過的愁色。
眾女嘰嘰喳喳說笑一陣,便都有些倦了。
寶釵便安排她們先各自息一陣,一個時辰後就要開社。
迎春藉機就將探春帶回自己院裡,讓繡橘在外面看著。
屋裡只剩下姊妹二人,她才詢問起緣由來。
“探丫頭你今日是怎麼了?看著沒了往日的精氣神,是不是就愁容外露,這可不像你!”
探春平日裡,都是顧盼神飛的模樣。
性格活潑開朗,說話大大方方。
可剛剛,迎春卻覺得她笑得有些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