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下好大一盤棋啊!
那人顯然也只是驚訝一下,聽到大使給出的解釋就沒再多言。
他見馮一博過來排隊,連忙施禮。
隨後就趕忙領了鈔票,帶人去另一邊領取本色。
戶部庫房大使雖然只是九品,卻也好歹是六部的人。
一見馮一博過來,也連忙施禮,笑著道:
“下官見過馮都尉!”
馮一博點點頭,問道:
“我剛聽說,折色都改為鈔票了?可是和老勳們一樣?”
大使聽問,連忙恭敬回道:
“回大人的話,並非是一樣的,咱們文官和自己掙的勳貴,只折色從銀錢換成了鈔票。”
“而襲爵的貴人們,不論本色、折色,一律以鈔票折抵。”
也就是說,開國一脈的勳貴還是不變。
沒有米糧銀錢,全都折鈔。
而其他文武百官,糧食、布匹等實物還正常發放。
只把銀錢改為鈔票。
這麼說起來,景順帝倒還留情了?
又或者,自己此前想的太多?
景順帝只是想要推行紙幣,並無收割開國勳貴的策略?
馮一博按下心中思索,笑著道:
“既如此,有勞幫我領取我和老師的俸祿。”
“請您稍侯。”
這邊領完了折色,又去領本色的祿米。
等下人們將東西裝車回府,馮一博就回部裡繼續坐班。
沒多久,他就陸續聽到有人議論此事。
雖然有人管這叫折鈔,但按照朝廷的說法,沒有折鈔。
這個就是折色。
馮一博一邊聽著討論,一邊思索起來。
他現在很懷疑,景順帝和內閣應該不是想放過文武百官。
只是本色的那些實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價格都各有不同。
以米價來說。
若是正常的年月,江南一石米的價格在800文錢上下。
如湖廣等米糧充足之處,則一石600文錢左右。
到了都中,一石米則要一兩銀子。
若是全都折抵成鈔票,那戶部的工作量就太大了。
各地的俸祿,很容易成了亂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