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人,就都是資歷、名望、能力,都極高之人。
其中一人名為費紘,字仲大。
他出身江南望族,鉛山費氏。
祖上是太祖朝的重臣,他本人也曾在天泰帝時期官至戶部尚書。
雖不是勳貴出身,但畢竟也是江南望族。
多少和四王八公沾點故舊。
四人之中,他是最後一個入閣的。
但也是唯一一個,只因能力出眾。
被景順帝請入內閣的!
景順帝掌權之後,新舊黨爭不斷。
他不想沾惹,選擇再三告老請辭。
最終,景順帝雖然同意他辭去戶部尚書之職。
但也駁回了告老的請求,並請入內閣。….
專門提供錢糧相關的建議。
費仲大雖是舊黨,但就連張松越這位新***首也要對其禮敬有加。
無他,只因戶部不能沒他!
另外一個,名為夏蠃,字語冰。
他的
出身倒是一般。
同馮一博類似,都是普通鄉宦之家。
但他在景順帝還是太子時,曾任詹事府少詹事。
太師、太傅名義上都是帝師,隔三差五會給太子講講經義。
可日常負責教導和照顧太子,卻是詹事府的職責。
其中詹事府主官,也就是太子詹事。
多為皇帝信重的勳貴出任。
可開國勳貴忠心可嘉,掌管一府也問題不大。
但輔導太子的大任,他們自問學問不足以教人。
於是這個職責,就只能落在一甲出身的少詹事,也就是夏語冰的身上。
再加上,詹事府還負責太子的日常起居,平日和太子接觸最多。
可以說景順帝登極之前,詹事府的官員,就是他最熟悉的臣子了。
這個夏語冰怎麼也算是景順帝的潛邸舊臣。
一眾開國勳貴商量半天,卻都哭喪著臉。
沒辦法,實在是這四人中,就沒有一個好惹的!
說實在的,他們自認不是惹不起內閣。
主要是惹不起景順帝。
張松越是新***首自不必說,景順帝對他幾乎言聽計從。
僅憑師徒倆的默契,他的地位就無人能及。
陳勤之倒是有意告老,可他的眼光格局,都是景順帝最為推崇。
他在景順帝登極初期所上《謹始十事》,至今被奉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