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
勤勞致富美名揚,誠信傳家眾望歸。
辛勞耕耘三餐飽,懶惰無人嫁作婦。
有德之人相扶持,無能之輩窩裡橫。
眾人拾柴火焰高,單打獨鬥屍骨寒。
當然,為了增強效果,也難免也有一些私貨。
諸如:
海上何人敢稱王,唯有東海黑龍王。
口中常念黑龍王,海上平安又順暢。
心中寄託黑龍王,勤懇踏實又善良。
一人信了黑龍王,全家奮發又向上。
一村信了黑龍王,全村繁榮又富強。
等等。
洋洋灑灑幾萬字,通篇氣勢恢宏。
幾天時間,經書就定稿了。
其實編寫經文的時候,別說妙玉被驚到。
就連馮一博自己也暗自讚歎。
他覺得自己果然是個天才,可惜前世沒有發掘出來。
若是在前世去寫,一定是個能日萬的網文大老!
馮一博將經書交給狗子,又叮囑了些執行細節。
都被狗子一一記在紙上。
最後馮一博又留下他,讓狗子在家裡過了年再走。
對這本經書,馮一博寄託了極大的希望,同時也信心滿滿。
畢竟是自己的地盤,不信也得信。
有感於妙玉的博學多才,馮一博再次叮囑妙玉不要對人說起這些,同時還讓她以後也都來書房幫忙。
因為下一步,他準備完成編寫教材的工作。
海外雖然沒有舉人進士,但落第秀才還是有些的。
公立的新式學堂,也已經按照馮一博的要求建了不少。
現在每個鄉鎮至少一座,由這些落第秀才充任老師。
事實上,只要生活富足,大多人都希望孩子能識文斷字。
公立學堂由黑龍府興建,還不收任何學雜費。
因此生源倒不是什麼問題。
只是之前教的都是那套儒學經典,四書五經之類。
最多加了算學、賬目,由馮家培養的賬房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