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這裡說這些,其實就是在像各方透露自己的意圖。
想讓各個勢力都知道,自己沒有政治考量。
只是一心為國而已。
希望能以這樣的方式,減少朝中各派阻撓。
很快,他的奏章就順利的,到了內閣張松越的手裡。
「這個馮淵辦事到底利落!」
張松越忍不住誇讚了一句。
馮一博駁斥福朗思牙的全過程,都有人向他彙報過了。
可看著眼前的奏章,他還是忍不住搖頭嘆道:
「只是為何偏要多此一舉呢?」
這個香山縣的縣令,雖然對內閣來說,是個芝麻小官。
但畢竟也是他的門下。
因此張松越決定駁回馮一博的彈劾,保住自己的黨羽。
正在張松越準備披個叉,駁回這份奏章時候。
身邊卻有人忽地插言,問道:
「老師,馮淵應該是一心為國,並無他想吧?」
張松越微微一愣,轉頭看去。
發現竟然是跟在他身邊,一向很少出聲的劉昭!
一時間張松越心念電轉,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劉昭畢竟是第一次幫人說話,心中難免緊張。
被張松越盯著,頓時額頭見汗。
好在,張松越也並沒點破什麼,只輕笑一聲,道:
「香山縣也不是什麼肥差,讓他和廣州府推官調換一下吧。」
府推官和縣令都是七品,說來像是平調。
但府推官雖在府城,卻不如縣令是一縣主官。
雖然張松越沒有回答他的問題,但顯然還是改了主意。
劉昭頓時鬆了口氣。
知道自己的話終究是有用了。
等晚上送老師回家,臨到門口之際,劉昭躬身一禮,口中道:
「今日多謝老師成全。」
張松越自然知道自己這個學生,說的是白天的事。
見劉昭並無遮掩,還直接道謝,
他不禁有些欣慰一笑,擺手道:
「咱們師徒之間,不必說這些客套的。」
頓了一下,又補充道:
「何況你第一次幫人,我如何能駁了你的面子?」
對於劉昭幫人說話,張松越沒有覺得不好。
反而認為是劉昭成長了。
劉昭聞言卻有些不好意思,還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