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吃飯的時候,陸離有說過,下一款即將推出的產品並不是星卡屋的重點。
那麼,應該是眼下正在設計的這款遊戲了吧?
“沒錯。”陸離點點頭。
這回,他想製作的,同樣是來自前世的一款紅白機經典遊戲《馬力歐兄弟》,是ACT平臺跳躍類遊戲,或者說,是橫版過關類遊戲。
馬力歐也被叫做“馬里奧”,是任某堂出品名震世界數十年的遊戲IP。
該系列的正統遊戲最早出現在1985年,在第一款遊戲《馬力歐兄弟》中,那個身穿藍色揹帶褲的水管工出現在全世界人的視野。
他始終不務正業,從來不修水管,反而喜歡鑽水管打怪,千里迢迢跑去拯救公主。
就是這樣一個角色,據不完全統計,已經在200多款遊戲中登場過。
現在的馬力歐,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遊戲角色了,反而更像是遊戲文化的象徵之一。
陸離想要製作的初版《馬里奧兄弟》有32個關卡,其中還包含像是“馬力歐”、“烏龜怪物”、“金幣”之類的多種素材。
相比起俄羅斯方塊之類的古早遊戲,更為複雜,但可玩內容也更加豐富。
裡面透過“鑽水管”的方式,玩家可以探索出許多不同的隱藏關卡,同時每一張地圖上都有“隱藏方塊”,能夠讓玩家獲得更多的金幣。
在過關方面,你可以選擇獲取強力能力,殺怪過關,也可以依靠靈巧風騷的走位,跑酷過關。
吞噬
這些設定,大大增加了遊戲的可玩性,能讓玩家的粘性變得更強。
更何況有這麼一句話:“遊戲不賺錢,IP才賺錢。”
要是馬力歐的IP火了,其中潛藏的財富更是龐大。
不過,這款遊戲的豐富程度也增大了遊戲卡的製作難度。
但好在餘馨在定製遊戲機的時候額外預留了一個卡槽,讓陸離的發揮空間大上不少。
按照他目前的想法,一份遊戲需要製作三張星卡。
這倒是用到了御卡師對戰中“駐場卡”的核心思路。
三張星卡之中,選用其中一張作為“駐場卡”。
這張卡負責承載遊戲的所有素材,包括“馬力歐”人物模型、“地圖方塊”、“通關小旗幟”等等。
而另外兩張卡則是關卡指令卡,分別蘊含16道關卡的內容。
它們不承載任何遊戲素材,只有相對應關卡的指令。
當素材卡和關卡指令卡同時放入星卡遊戲機的時候,指令卡能夠自動提取素材,將其用不同的方式組合在光幕之上,拼湊出玩家當前的關卡。
同時,陸離又將遊戲的存檔功能也放置在素材卡之中,保證玩家能按照順序進行遊玩。
若是一名玩家並沒有玩過《馬力歐兄弟》,那麼當他插入第二張關卡指令卡的時候,關卡會被鎖住,而不能提前“跳關”。
“叮冬!前方到站,星海學府,新校區站,請各位乘客......”
一路的思索,公交到站了。
陸離起身走回宿舍,準備將設計圖搬到卡材上,試驗一下自己暫時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