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
李建成望著芳林門外的方向,長長嘆了口氣道:“你們說說,這人心怎麼就這麼容易歪呢?”
陳應笑了笑道:“相對世族門閥而言,家國者,家在前,國在後,一切以家族利益為重,國事次之;”
有些話陳應不敢明說,世放門閥最值得驕傲的,就是世界上沒有千年的王朝,卻有千年的世族。家國在前,就算是國亡了,也不過是換個皇帝,該怎麼樣的還怎麼樣。4中國封建歷史上不管城頭變幻的是哪家大王旗,始終有一個家族屹立不倒,始終堅挺!這家就是孔家,如果要從漢高祖劉邦冊封孔子九代孫孔騰為奉祀君開始算起,孔家已經堅挺傳承了近兩千兩百年。
一個王朝傳承也不過三四百年,就算倒算到夏商周,最堅挺的也不過姬家八百年江山。然而一個讀書人的家族,卻可以綿延兩千兩百年從不斷絕,不得不說這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奇蹟。作為儒門大旗,核心所在。衍聖公府,其實深得“識實務者為俊傑”這句話的真傳。
對於世族門閥來說,一個不能維護世族門閥利益的皇帝,絕對不是好皇帝,哪怕是昏君,也比這種皇帝強。
楊廣一身黑鍋,事實上在場的人,無論是魏徵、房玄齡,還是李建成本人,其實都知道,楊廣最終倒臺,世族門閥就是罪魁禍首。
現在,世族門閥最終也向他亮起了刀子,圖窮匕現。李建成心中最多的則是心疼。
站在歷史巨人肩膀上的陳應看得更加清楚,世族門閥從來沒有國家和社稷的觀念,只要附和他們的利益,就是一堆臭狗屎,他們也可以捧出花來。就像劉武周,就像劉十善,他們不過是一介武夫,在利益驅使之下,他們被世族門閥捧成一朵花。可是他們卻從來不顧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旦國亡於外敵之手,就是亡國滅種的大禍,再現兩腳羊之事。
只是現在陳應和李建成君臣比較能幹,先滅東突厥,再滅吐谷渾,最後趕走了西突厥,吞併了吐蕃。
大唐周圍的部落和國家,這些世族門閥根本就拉不到一個合適的幫手。
沒有可以利用的對相,他們只好甩開膀子自己幹了。
如果李建成沒有掌握軍隊,如果陳應和尉遲恭、馮立、魏文忠、包括竇誕在內的軍中大將,實權將領,全部站在李建成這一邊,恐怕這一夜長安會血流成河。
就在李建成與陳應等人前往芳林門的時候。
芳林裡內,那些張道宗舊部全部被帶回了軍營之中,與此同時,尉遲恭麾下的將士,則從城牆上走下來,列成演武一般的隊形,刀槍互擊,作勢衝殺。
“鐺鐺當……”
“嘭嘭嘭……”
刀槍相擊的金鳴聲與橫刀劈在盾牌上的沉悶聲,與將士們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如果不是看得清楚,真會以為這裡正在經歷著一場殊死的搏殺。
……
來到芳林門外將近一刻鐘,城內任何動靜,鄭仁泰也暗暗著急。別看他帶著十萬人馬,沒有攻城器械,想拿下長安,門都沒有。
雖然李建成調走了左衛軍,可是長安周圍仍舊有小二十萬軍隊。一旦朝廷的大軍反應過來,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可是,一旦芳林門開啟,他就可以快速從掖庭宮一路向東,佔領整個太極宮。
只要獲得太極宮的絕對控制權,李淵絕對不介意重回皇位,解除李建成心腹大將的兵權。到時候,聖天子在朝,就是他們眾君子的天下了。
鄭仁泰聽著城牆裡面傳來激烈的殺喊聲,心中大喜。
如果沒有動靜,他反而擔心這是一個騙局,他仔細經過推演,張道宗不遇到左武候衛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當然,張道宗憑實力奪下芳林門的可能性卻高達七成以上。
隨著殺喊聲越來越弱,原本緊閉的芳林門緩緩開啟。
鄭仁泰看著城門已經開啟三尺有餘的縫隙,然而此時,一大隊手持火把的禁衛則從掖庭宮方向衝來。
鄭仁泰來不及思考。
他非常清楚芳林門與掖庭宮之間,有一道三百五十三步長的甬道,其實這個甬道與掖庭宮宮牆,形成一座甕城。
如果不能第一時間拿下掖庭宮的宮門,他們一樣也衝不進太極宮。
鄭仁泰大叫道:“進攻,誅賊!”
在鄭仁泰的命令下,各個世族的私兵拿著武器朝著芳林門衝去。
城牆上朝廷軍隊的將士開始敲響鑼鼓,零星的箭矢開始射過來。
一支箭射中鄭仁泰的胸甲,叮一聲彈開了,沒能傷到鄭仁泰一根頭髮。鄭仁泰內心的恐懼和擔憂,一掃而空。自己沒有進城,如果不是張道宗沒有肅清殘敵,如果是騙局,肯定不會朝著他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