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稽核大神就被搬了出來。
這是倆人設計好的。
不算套路。
只是為了減少麻煩。
果不其然,老錢的興趣很大。
但聽到“絲路電影節”時,卻是一臉茫然。
壓根不知道這玩意是啥。
於是乎,劉墨墨把來龍去脈給說了一遍後,包括點明瞭“絲路電影節是我們的名片一角”之類的利弊關係。
一頓飯之後,老錢便馬不停蹄的回公司了。
如果這部影片能到天朝上映……有許這個“本地人”,更何況他在天朝的號召力同樣不容小覷。
感覺……
不說大爆,但至少也能為營收再添一筆。
這件事,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
而等老錢走之後,許鑫送劉墨墨回家的路上,劉墨墨問道:
“你還打算邀請誰?需不需要我幫你也找一找?”
“暫時還不清楚。不過廠裡包括寧皓那部叫……叫啥來著?《心花怒放》?反正今年上半年其他電影基本沒什麼動靜,都全力配合這第四屆的舉辦。國外這邊,墨姐你要是有什麼關係不錯的,可以試著邀請一下。包括歐洲那邊也有許多人開始遊走,都儘量弄吧,越熱鬧越好。”
劉墨墨嘴角一抽。
“好傢伙……你這都趕上奧斯卡了吧?”
“哈哈,我倒是想。”
許鑫無奈搖了搖頭:
“但肯定達不到那個規模的。可任務擺在這,這海上絲綢之路電影節,不熱鬧可就難看了。”
“嗯……”
大家都是自己人,劉墨墨自然也懂這屆電影節對許鑫的重要性。
或者說……這一屆誰得獎,獎項有什麼,誰獲得……其實都不重要。
上面需要看到的是一種透過宣傳,取得成果的“規模”。
有規模,那就說明有效,那就說明路走的對。
至於誰得獎,或者給福州創收多少Gdp之類的……至少,上面不在意。
熱熱鬧鬧,請朋友來做客嘛。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那麼電影節怎麼純粹,獎項怎麼具備含金量……不會管,不會問,只要別出《光榮的憤怒》就好。
可以說從一開始,其實鐐銬就已經給拷上了。
雖然許鑫自問達不到老頭那種“我也要跳的牛比”的境界。
但至少要努努力也是真的。
“哦對,如果可以,姐,你儘量催催呂克貝松。”
“好。”
……
3月11號。
許鑫踏上了歸國的飛機。
《約翰·威克》忙完後,代表著他在美國這邊的任務,就剩下了一個4月份的奧斯卡。
在和老錢確定了不用自己在這邊,公關完全交給派拉蒙後,他拍拍屁股就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