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要拍什麼人物角色時,該怎麼體現那種美感之類的。
甚至為了左證自己的觀點,這幾天臉跟發腮了一樣的劉一菲還當起了模特。
而在看到許鑫拍的照片,以及透過手機運鏡,透過簡單的場景暗示,就能拍出一段很有韻味的片子後,第二天這哥們大家再湊一起吃飯時,他就拿上了一臺單反……
許鑫和他聊現實攝影,他則會聊怎麼把現實裡面的建築搬到動畫當中來。
然後從隨身帶的筆記本上,對著老屋開始畫草圖。
比如怎麼用這種屋子的場景結構,表現出「恐怖、陰森」,或者是「寧靜」等等。
因為不是專業作畫,只是線稿。
所以大家只能透過語言來溝通。
而當許鑫一時技癢,拿著這位導演兼漫畫家的筆記本也開始勾勒圖畫的時候,這哥們雙眼都開始放光了。
於是,劉一菲在這幾天當模特的機會日益漸多。
並且樂此不疲。
是的,她確實在樂此不疲。
一方面是心理那不能對任何人說的原因……
哪怕不是獨處,可就這麼……一起逛,她也很開心。
而另一方面,則是作為演員,在充當一些「疑難雜句」的翻譯時,她也會把兩位優秀導演所討論的東西記錄在心
裡。
然後以演員的視角來進行解讀。
比如,在新海誠的推薦下,許鑫看了一遍09年在日本特別火的《深夜食堂》。
一開始他以為是美食電視劇。
跟《中華小當家》差不多。
但實際上看了後,卻意外的覺得很有趣。
而在看完後的第二天,大家下午忙完了工作,約著吃晚飯的時候,他和劉一菲就被帶到了新宿。
新海誠對東京很熟。
作為漫畫家,編劇,導演,他採風時,走遍了東京的大大小小的角落。
而喊許鑫他們過來後,一方面,大家在新宿這邊吃了一頓原汁原味的「平民食堂」。
和《深夜食堂》差不多的那種小店。
雖然環境陰仄,但味道確實不差。
而另一方面呢,夜晚的新宿,讓許鑫看到了東京的另一面。
幾個人就站在一條小路的販賣機前,看著人來人往的道路,新海誠聊的話題稍顯沉重。
諸如「遺失的三十年」,或者是當今日本的就業環境,工作壓力等等問題。
作為經歷過日本黃金髮展期的人,雖然當時的他也只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但依舊能從他口中聽到屬於哪個年代的「玄幻神話」。
而在這個背景下,用新海誠的話來講那就是:
「明知道大的未來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敗,所以在大家眼中,每一份微小的溫暖都彌足珍貴。」
許鑫呢,幫他把話給補全: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電影這些年,在刻畫小人物的悲歡喜樂時,如此能夠打動人心的主要原因。」
他的話得到了新海誠的認同。
而劉一菲在聽到了這話後,卻忍不住問道:
「那這是我們兩國在電影上的差距麼?」
「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