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自己呢?今年也就這樣了?」
「那倒不是,8月份吧。陸陸續續打算籌備個小成本電影.....逆風那邊有個網路戀愛,叫做《失戀三十三天》,打算投拍。在說,上影廠那邊也想依此為橋樑,和我建立一種比較親密的合作.....」
田雙河肯定知道上影廠的事情。在《一代宗師》之前就知道了。許鑫也從來沒瞞著。
事實上,任何一個公司試圖把一個大導演完全控制在自己手裡,都是不現實的,也是違背市場規律的。
當然了,凡事也有例外。
比如老頭....
但沒看到老頭這兩年都開始不滿了麼。於是,他問道:
「小成本?投資多少?」
「我估摸著.....五百萬到七百萬頂天了。甚至可能都用不到~」一聽著數,田雙河都懶得問票房預估。
只是微微點頭:
「那廠裡不參與,你直接.....就當個見面禮吧,給上影廠送過去。」「別呀。」
許鑫搖頭:
「要拍,肯定也是西影廠和上影廠合拍。給外界一個訊號嘛。」田雙河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幾百萬的投資,你本身就是公司參投,兩家都夠可以了。再加上咱們.....不知道的人以為咱們多窮呢。」
「哈哈,意思是咱們很富?」「..哈哈~」
倆人都樂了。
可田雙河其實也明白許鑫的意思。
作為獨立導演出去拍電影,和西影廠導演—許鑫出去拍電影,在本質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他的本意是告訴許鑫,廠裡不是什麼事都要在你身上分一杯羹。因為他知道許鑫根本不缺錢。
要是幾千萬,那兩邊合作合作,分攤風險沒啥問題。幾百萬的小製作......說句扯淡一點的話。
一個五億票房的導演名頭,難道還不值這幾百萬?光是粉絲消費就足夠回本了。
但許鑫的意思也很簡單。
我是廠裡的導演,錢雖然不多,但規矩就是規矩。大家是一體的,我既然去做,那肯定也得帶上廠裡。吃水不忘挖井人嘛。
見狀,田雙河也不糾結了。
只是忽然有些感慨的來了一句:
「我這次找你來,其實也是為了聊聊這方面的事情。你有什麼看好的青年導演之類的人選麼?這次發出邀約,把他們請過來。」
「....您這是要....?」許鑫一愣。
田雙河微微搖頭,又幫他倒滿了一杯茶。再遞過去一支菸。
「廠裡是不缺錢了。可這錢是咋來的?兩季的《好聲音》貢獻出來的營收,比《風聲》的票房分成還高。再加上《風聲》,還有咱們之前那些老電影的版權....可以說,廠裡現在手頭的寬裕,都是從你這弄來的。
」
「您可別這麼說....這話說出去,以後我在廠裡怎麼見人?」「就咱倆,你怕什麼?」
田雙河擺擺手,靠在沙發上有些感慨:
「小許,你就是隻羊,早晚也有被薅禿的一天吧?幹嘛啊?咱們廠是什麼吸血鬼?逮住你一個人往死裡吸?而這一次人才中心要成立的訊息傳出去後,來的最多的,就是演員。各種各樣,有關係的、沒關係的,都來了。3號那天,你能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但唯獨導演這一塊....咱們很弱。」
許鑫明白了田雙河的意思。這話其實一點都沒錯。
拋開自己不談,也拋開老頭、陳愷歌這些人不談。就說現階段,廠裡的導演有誰?
比較出名的,就倆。
一個顧常衛,一個王詮安。
倆舊時代的殘黨。
他們的名聲,是廠裡給的。但金錢與地位,其實並不是廠裡給的,而是透過廠外的人抬起來的。